成都理工學院舉行
“第九屆全省高等中學
數學物理(含實驗)課程
教學研討會”
2023年7月7日至10日,由教育部高等中學物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南開學院、北京理工學院、科學出版社聯合承辦的“第九屆全省高等中學數學物理(含實驗)課程教學研討會”在我校昌平學校舉辦。中國科大學教授、南方科技學院/中國科大學上海物理化學研究所楊學明院士,中國科大學教授、南開學院副院長陳軍院士,中國科大學教授、中國科大學理化技術研究所江雷院士南理工大學物理實驗,上海市教學名師、南開學院朱志昂院士,教育部高等中學物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山東學院張樹永院士,四川省教學名師、華中農業學院董元彥院士,數學物理國家級一流大專課程和教學團隊負責人、南京學院侯文華院士,四川學院彭笑剛院士,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南開學院物理大學副校長郭東升院士,復旦學院許新華院士,四川省教學名師、陜西師范學院陳亞芍院長,上海市教學名師、國家級一流大專課程和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負責人、北京化工學院白學禮院士,四川名師、華中師范學院原弘院長,西安省“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教學名師、西安科技學院劉向榮院士,住建部化學物理重點學科責任院士、北京理工學院首批長聘院士張韞宏院士等來自全省110多所院校的270余名專家、學者、教師出席了本次大會。
7月8日下午南理工大學物理實驗,上海理工學院物理與化工大學教授、黨委副主任張加濤院士主持閉幕式。上海理工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王博院士,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主任、董事長、總總監胡華強編審,教育部高等中學物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山東學院張樹永院士,南開學院物理大學教授朱守非院士參加閉幕式并致詞。上海理工學院教務部副主任張瑋、化學與化工大學副校長耿俊明參加了閉幕式。
楊學明教授做了題為《物理物理課程中的物理動力學》的報告。他覺得在物質的微觀結構機理與宏觀物理特點之間蘊涵著現代數學物理的基本邏輯,并多角度探討了動力學的發展,以及班主任在課堂講課中怎樣融入分子反應動力學相關知識,怎樣幫助中學生系統地把握專業知識。
陳軍教授做了題為《超越傳統的電瓶體系》的報告。他結合“雙碳”目標下的能源結構改革,圍繞電物理儲能,介紹怎樣實現多維度、跨尺度、時空區分觀測,深入認識電瓶的復雜物理化學過程。
江雷教授在線上做了題為《仿生界面科學與未來技術新進展》的報告。他強調交叉學科研究的諸多未知困局隱藏在界面中,豐富的界面相關前沿研究能擴寬專科數學物理教學內容。
南開學院朱志昂院士、郭東升院士,華東師范學院原弘院長,上海化工學院白學禮院士,南京科技學院劉向榮院士,上海學院侯文華院士,四川學院彭笑剛院士,四川師范學院陳亞芍院士,復旦學院許新華院士,中國科大學理化技術研究所董智超研究員,上海理工學院李前樹院士、張韞宏院士、張加濤院士、教務部副主任張瑋等著名專家和教學名師圍繞數學物理(含實驗)教學中的重難點、教學變革動態、物理物理基本原理的應用以及學科前沿內容等方面作了精彩的專題報告。專家們的報告各具特色,精彩迭出,詮釋了嚴謹的科學心態、深厚的學術素質、扎實的教育教學功力;與會代表討論熱烈,充分彰顯了以教為先、以中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7月9日下午,全省高等中學數學物理(含實驗)課程教學研討會落下序幕,上海理工學院張韞宏院士主持開幕式,南開學院朱志昂院士做研討會總結講話,他說,化學物理教學研討會仍然重視務實,著力提升數學物理青年班主任的教學水平和數學物理課程的教學質量,本次會上諸位教授的報告既高屋建瓴、開拓思路,又能著力關聯到課堂教學,每個專家的報告也緊密圍繞教學關鍵問題,參會老師討論熱烈、收獲很大。
最后,上屆大會主辦單位北京化工學院理大學副教授李文澤院長致詞,并歡迎你們今年在北京繼續參與數學物理課程的教學研討。
供稿|姚夢迪
攝影|郭廣澤陳琪姚夢迪
編輯|付絲瑤
初審|王振華張加濤支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