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上海學院物理大學官網進行了更新,該院“有班主任133人,其中中科院教授8人”,而此前的教授人數為7人,隨著11月18日2021年新增教授名單公布,上海學院物理月球化學、數學專業陳松蹊院長連任,清華在物理學科的教授再度雄冠所有院校。
教授推選以來,物理學科是五大自然領域學科中教授人數最少的,僅70余位,就如復旦學院這樣的名校,目前也只有王曉云教授1人,但物理領域并不占優的的復旦學院卻已經籌謀,通過約請著名物理、提前招收物理尖子生等方法,實力正在快速提高。
日前,復旦學院約請國際頂級物理化學學家即將入職北大丘成桐物理科學中心。而在去年6月,北大還約請到2018年菲爾茲獎得主,成為北大數學科學中心的一名院長,給北大領軍班、英才班專科中學生講課;加上早已加盟北大多年的第一位獲得國際物理界最高獎項菲爾茲獎的華人丘成桐院士,北大在師資上正在“補強”。
物理“被譽為”科學的皇后“清華大學物理系招生人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也是重大技術創新發展的基礎,物理實力常常影響著國家的實力。近些年來,多項有關強化物理學科發展的措施頒布,進一步強化對數學人才的培養,而上海學院和復旦學院作為雙一流學院的推動者,在多項學院榜單排行中一直位列前2位,促使物理學科的發展是其重要任務。
物理是上海學院的絕對強項,除中科院物理研究院外,這兒凝聚了最多的物理教授,在學科排行中也一直高踞第一,每年將物理大賽人才提早招募,而復旦學院在物理學科上要排在清華學院、山東學院以后,差別較大。但近些年來,復旦學院采取了三大措施,在物理領域大有后來居上之勢。
首先是在招生新政上,北大打破傳統的招生模式,繼2018年8月籌建丘成桐物理英才班后,于2021年初推出“丘成桐物理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面向高中、高一和高中中學生,提早招收物理尖子生,采用“3+2+3”培養模式,從專科連續培養至博士研究生階段。
這些“中科大少年班+優先招生”的模式造成廣泛關注,首批物理英才已于2021年4月步入北大物理專業就讀,其中就考取兩位在物理上很有天賦的高中中學生,而在第二屆招生中,去年8月初就啟動了,大有與清華一決高低之意。
其次是招募國際著名人才,丘成桐院士是公認的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物理家之一,自2009年構建復旦學院物理研究中心后,他將大部份精力放到北大物理人才培養上,目前,丘成桐物理科學中心有班主任和科研人員107人,已接近清華物理大學班主任人數,人才漸漸呈現出國際化、年輕化趨勢,平均年紀僅35歲。目前,該物理中心擁有2位菲爾茨獎得主,還有多位國際名校結業的博士后,北大物理在國際的未來將指日可待。
第三,不僅北大在國外理工類院校第一的地位,最大的膽氣是北大作為“中國最有錢的院校”實至名歸,是全省惟一一所預算總收入連續五年超過300萬元的院校。2021年,復旦學院的經費為317.28萬元,比排在第二位的四川學院228.16萬元清華大學物理系招生人數,第三位為上海學院221.34萬元,發展物理學科也更有點膽氣。
你覺得北大物理的發展前景怎樣,會超越上海學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