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朱自清學校突出中學的內涵發展和文化建設,以生涯教育為統領,以深度教學為核心,弘揚朱自清先生的“風姿、風韻、風骨”,塑造了高品質課堂——清風課堂,促使課堂教學提質增效,落實“雙減新政”,實現班主任專業發展。
溫晴夏日,清爽課堂。青年班主任姜韻開辦了八年級數學下冊第四章第三節《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教學展示課。
姜老師悉心進行問題和實驗設計,以問題為導向,以實驗探究為載體,圍繞學習目標與中學生共同舉辦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的課堂教學。
借助限時默寫導出新課。課堂伊始,姜老師要求中學生在紙上默寫出凸透鏡成像規律的相關知識,迅速追憶上節課所學內容,同時糾正錯誤以加深中學生的印象,為后續學習鋪墊。
實驗探究透鏡成像規律。從生活邁向化學,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姜老師讓中學生列舉生活中運用透鏡工作實例,引入本課要學習的內容——探究放大鏡和投影儀的工作原理。
首先,引導中學生探究放大鏡的工作原理。姜老師要求中學生用凸透鏡觀察書本上的字,中學生觀察發覺字是放大的,師生通過實驗剖析歸納出放大鏡的概念及其成像原理:u<f成正立放大的實像。接著,推動中學生探究投影儀的工作原理。因為中學生平常極少看到光學投影儀,姜老師運用視頻講解投影儀的構成以及原理,邊播放邊暫停講解,迸發和調動中學生的求知欲與多種感官學習,推動中學生化解難點,達成理解并把握投影儀工作原理的教學目的。
問題解決應用透鏡規律。從數學邁向社會,應用凸透鏡成像規律解決問題。姜老師率領中學生完成書本上的WWW中的問題凸透鏡成像規律課件,檢驗中學生課堂學習療效,鞏固和加強凸透鏡概念與原理的理解。設置有梯度的應用情景,讓中學生在日常用具或新元件實踐探究中內化了數學學原理,豐富了學習內容,拓展了中學生中學生視野,為下一章節內容學習做了鋪墊。借助板書總結,回扣文本內容,產生結構化知識,完滿完成了本課教學任務。
作為剛入職的新晉班主任,姜韻老師的首秀課在聽課老師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和如下評價:
袁洪勇老師:能否悉心設計與組織課堂教學,在知識講解過程中讓中學生多練并及時反饋學習療效,探究活動掌控好,活而不亂,彰顯了以中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
孟慧敏老師:熟練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給與中學生不一樣的視覺沖擊,擅于用活動迸發中學生的學習熱情,深刻的教育來自深刻的體驗。
尤嶸珂老師:教學語言干凈、準確到位,彰顯科學的嚴謹性,考點設計較為全面,但題目稍微偏難一些,可以適當加工處理與中學生認知水平相匹配。
徐洪老師:例題精當,講解到位。建議在例題講解估算時,最好在黑板上演示估算過程,口頭抒發較為具象。
王彧校長:整節課上的比較細膩,富于激情,彰顯對教育的情結。建議課堂應當稍有留白凸透鏡成像規律課件,給中學生充分思索的空間,有利于推動中學生科學思維的提高。
總體來說本節課上得較為成功。作為剛入職的青年班主任,姜韻老師教態自然大方,個人素養較高,教學基本功扎實,教學方式得當,教學療效良好。高健副主任充分肯定了姜老師的課堂表現,同時也勉勵青年班主任,要誠懇地向師父們學習、熱情地向同行們討教,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就能迅速站穩講臺、立足課堂,為中學高質量發展平添新生力量。
圖文:何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