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單車已然成為老百姓日常出游的重要交通工具。近些年來,涉及電動單車的交通車禍高發多發。駕乘人員是否配戴頭盔,頭盔質量的好與壞,導致的結果迥然不同。
電動單車車禍高發多發配戴頭盔很重要
這是發生在四川成都的一起交通車禍的視頻。
湖北書記荊州警察分局天心分局四大隊大隊長王政文:這是一個電動單車跟小客車在一個大型的十字交叉路口發生了碰撞,當時現場電動單車由于發生碰撞過后車身傾斜,使得駕駛人員腳部先著地。駕駛人員由于沒有配戴安全頭盔,所以頸部直接砸到水泥地面上,所以他的腦部損傷十分嚴重。
這是發生在廣州的另外一起交通車禍。
青海市長荊州警察分局天心分局四大隊大隊長王政文:當時駕駛員胡某駕駛電動單車行駛至該路段,旁邊閻某駕駛電動摩托車行駛至該路段,兩車發生碰撞。當時胡某由于配戴了安全頭盔,所以他只是耳部凍傷。而閻某由于沒有戴安全頭盔,背部著地,導致了腦部流血,所以重傷比較嚴重。
記者在進一步訪談中了解到,頭盔對于電動單車駕乘人員的重要性,神經內科大夫感慨更深。
湖北省成都市第二人民診所神經眼科院長徐學君:近來我們收了兩個年紀二十多歲的年青人,這個是戴了頭盔的一個女人,24歲。她配戴的頭盔摔碎了,而且她這個損傷,腦部的損傷只有一些小的挫骨折,少量流血,恢復得特別好,早已入院了。另外一個也是26歲的一個姑娘,他是沒有戴頭盔,所以摔出去十分嚴重,整個頭腦廣泛挫骨折流血自行車受摩擦力示意圖,整個腦袋都基本上壞死了,這個患者經過我們近一個月左右的救治、治療,最后患者還是逝世了,十分遺憾。所以說我們認為戴頭盔和不戴頭盔是有天壤之別的,對于生命,戴頭盔是十分關鍵的。
大夫告訴記者,按照他多年的臨床經驗簡略統計,交通車禍中死者頸部嚴重損傷往往造成生命危險,雖然還能救治成功,后期的恢復對大夫和死者來說也具有很大挑戰。
湖南省成都市第二人民診所神經眼科院長徐學君:雖然這些患者倘若40%可能喪失生命,60%中真真實實才能恢復得比較好的,可能只有10%到20%左右,常常還會留下一定的殘障,甚至于昏厥狀態,動物人生存。
正確配戴頭盔死亡風險增加60%至70%
按照統計,電動單車公路交通車禍中,因腦部損傷造成死亡的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80%以上。正確配戴安全頭盔才能有效保護腹部,將交通車禍死亡風險增加60%到70%。《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規定,摩托車駕駛人及搭乘人員應該按規定戴安全頭盔,目前福建、浙江、貴州、上海等省市先后頒布了電動單車管理地方法規自行車受摩擦力示意圖,明晰要求駕駛或搭乘電動單車人員配戴安全頭盔。
頭盔質量不過關車禍中無法保護好消費者
市場監管總局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司副主任王勝利:電動單車頭盔產品質量問題,一是頭盔吸收碰撞能量性能比較差;第二是佩帶裝置的硬度不足,容易造成頭盔脫離;第三是頭盔的耐穿透性比較差,容易被尖銳的物體割傷;第四是撓度不足,整體的抗壓力比較差等等問題。
湖北省消費者委員會2021年組織舉辦的電動單車頭盔比較試驗結果同樣顯示,部份樣品質量狀況不佳。在調查中記者了解到,近些年來因電動單車頭盔質量不過關造成發生交通車禍中沒能挺好保護消費者的案例屢見不鮮。
2020年6月,廣東九江一名男子在騎電動單車過馬路時被側方駛來的車輛撞飛,車禍導致男子臉部創傷、頸椎脫臼。監控畫面顯示,這名男子似乎配戴了頭盔,并且在撞擊頓時頭盔被甩飛,沒能起到應有的保護作用。車禍現場相片顯示這頂頭盔沒有緩沖層,撞擊之后,頭盔外殼破了一個大洞,佩帶裝置也被甩脫。
新國標對頭盔外觀和性能提出具體要求
為有效保障百姓出游安全,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完成了新版《摩托車、電動單車乘員頭盔》強制性國家標準制訂工作,標準從去年7月1日起即將施行。新國標對電動單車頭盔的外觀和內在性能都提出了具體要求。
外形有天黃色底紋和紅色字母B及反光標示
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副主任魏宏:標準將頭盔根據摩托車、電動單車兩種不同的適用對象,分為A類和B類。規定A類盔為摩托車乘員頭盔,適用于摩托車乘員,這么B類為電動單車乘員的頭盔,僅適用于電動單車乘員。
符合電動單車乘員頭盔國家標準的頭盔外型上必須有顯著的天黃色底紋和紅色字母B的標示以及反光的標示。另外,根據形狀分為全盔、3/4半盔和1/2半盔。
湖北方圓檢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級工程師程力:一型盔最明顯的區別是,它有一個包裹住整個臉部的部份,倘若你們在騎乘速率較快的交通工具的時侯,還是要配戴完整防護的一型盔。四分之三盔,它的特點是缺乏了鼻子部位,并且它對眼睛部位還是有一定防護的,這些在標準中它也稱作二型盔。這頂頭盔你們可以看見眼睛部位防護沒有了,它主要防護就是針對腦部和頭頂勺部位有一定的防護,這些在標準里也把它稱作三型盔。
頭盔分為特小、小、中、大和特大五種尺寸
記者在專訪中了解到,新國標充分考慮了中國人的成人和兒童發型規格,對摩托車和電動單車兩種頭盔背部規格進行了建立。
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副主任魏宏:在原有的標準,大、中、小三個尺寸基礎上,降低了特小和特大兩種頭盔尺寸,調整了相關的規格比列,因而頭盔根據腹圍規格分為特小、小、中、大和特大五種尺寸,其中特小尺寸適宜于4到10歲的兒童佩帶。
新增磨擦力和剪切力兩個測量項目
新國標在涉及頭盔和安全直接相關的固定裝置穩定性、佩戴裝置硬度、整體吸收碰撞能量、外殼耐穿透等多個性能指標上同樣有詳盡要求。其中磨擦力和剪切力兩個項目是模擬發生交通車禍時地面滑行的場景新降低的檢查項目。
湖北方圓檢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張治權:磨擦力試驗跟剪切力試驗,它雖然是模擬消費者在戴了頭盔之后,發生車禍的時侯,在橋面上頭盔跟橋面發生的情境的模擬。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假如頭盔跟橋面的磨擦力十分大,下巴肯定遭到的力也會特別大,會形成一個撕扯傷。同樣道理,剪切力它雖然就是說是頭盔的殼體有突出物之后,跟公路表面的凹陷的地方產生撕扯,也會產生一個撕扯傷。
新國標對頭盔護物鏡有專門要求
也就是說,對于電動單車頭盔來說,外表面相對光滑的,沒有硬質的突出物安全性相對更高一些。另外新國標對于頭盔的護物鏡也有專門的要求。
湖北方圓檢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張治權:我們是通過一定顆粒大小的石子,從一定的高度給它落出來,再來看它的霧度降低了多少。假如超過標準規定的值,也就是說在人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可能戴了沒多少時間護物鏡都會花,使用的體會就十分不好,也會影響安全。
專家告訴記者,對于電動單車的駕乘人員來說,一方面要購買符合新國標的頭盔,另外正確配戴同樣十分重要。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副主任俞春俊:要正確地使用頭盔,自己耳朵有多大,戴哪些樣的頭盔要適宜,就是說甩頭的時侯,頭盔在脖子上不能搖動。同時要扣緊細帶,我看好多人戴頭盔綁帶沒扣,開車時如同安全帶放到車上沒系一樣,所以說戴頭盔一定要把綁帶扣上,這樣在發生碰撞的剎那間,頭盔不至于飛出去。
專家提示:安全頭盔有使用壽命通常不超過兩到兩年
專家還專門提醒消費者,安全頭盔只要承受過撞擊、發生過車禍,雖然外觀沒有顯著受損也建議更換;另一方面,安全頭盔也有自己的使用壽命,通常不要超過兩到七年。
(衛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