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shù)學(xué)
二.填空題(共6小題)
11.小明采用如圖所示的方式測定硬幣的半徑,測得1枚硬幣的半徑是cm。
【分析】測得1枚硬幣的半徑時難于緊貼的硬幣的半徑,依靠于三角板等其他工具,如本題圖中,兩個三角板直角的頂點之間的距離即為硬幣半徑;
讀數(shù)時,不僅讀出確切數(shù)值,還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右端三角板直角頂點對應(yīng)的刻度值是7.50cm,上端三角板直角頂點對應(yīng)的刻度值是5.00cm,
則兩個三角板直角的頂點之間的距離為:L=7.50cm﹣5.00cm=2.50cm;
即硬幣的半徑為2.50cm。
故答案為:2.50。
【點評】長度檢測的特殊技巧還有好多,實際檢測中,要按照具體情況,靈活運用知識,使用更確切、更簡便的檢測方式。
如圖甲所示,方形物體的半徑時cm,如圖乙所示,秒表的讀數(shù)為.
【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鄰兩刻度線表示的厚度。使用刻度尺時要明晰其分度值,起始端從0開始,讀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體的厚度;起始端沒有從0刻度線開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線為起點,讀出末端刻度值,除以起始端所對刻度即為物體厚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停表的中間的表盤代表分鐘,周圍的大表盤代表秒,秒表讀數(shù)是兩個表盤的示數(shù)之和。
【解答】解:
(1)由圖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寬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
物體一側(cè)與8.00cm對齊,物體一側(cè)與9.20cm對齊,則矩形物體的半徑:d=9.20cm﹣8.00cm=1.20cm。
(2)由圖可知,小盤的分度值是0.5min,表針在2min和3min之間,略偏過2min;盤面的分度值是1s,而盤面表針在20s,因而秒表的讀數(shù)為=140s。
故答案為:1.20;140。
【點評】本題考查了刻度尺、停表的讀數(shù)方式,屬于基礎(chǔ)題目。
13.如圖所示刻度尺,它的檢測范圍為cm;若小超用此刻度尺檢測某物體的厚度,記錄結(jié)果為5.170cm,此記錄結(jié)果是(選填“正確”或“不正確“)的。
【分析】(1)使用刻度尺檢測物體厚度之前,要明晰其零刻線、量程和分度值;
(2)刻度尺上最小的一格代表的寬度是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檢測物體厚度時,檢測結(jié)果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
(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觀察它的零刻線、量程和分度值,由圖知此刻度尺的阻值為0~10cm;
(2)由圖知使用刻度尺的注意事項,在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1mm,即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
檢測結(jié)果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用此刻度尺檢測某物體的厚度應(yīng)當(dāng)讀到0.01cm,故記錄結(jié)果為5.170cm,是錯誤的,應(yīng)讀作5.17cm。
故答案為:0~10;不正確。
【點評】刻度尺是中學(xué)數(shù)學(xué)中基本的檢測工具,使用前要觀察它的阻值和分度值,使用時刻度要貼近被測物體,讀數(shù)時視線與刻度垂直,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以及厚度檢測數(shù)據(jù)剖析及處理,曉得寬度檢測記錄的注意事項、認(rèn)真剖析數(shù)據(jù)即可正確解題。
14.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檢測物體的厚度,讀數(shù)時視線正確的是(選填“A”或“B”),該物體的厚度是cm。
【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鄰兩刻度線表示的寬度。使用刻度尺時要明晰其分度值,起始端從0開始,讀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體的厚度;起始端沒有從0刻度線開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線為起點,讀出末端刻度值,除以起始端所對刻度即為物體厚度,注意讀數(shù)時視線與物體末端所對刻度線相垂直,最終結(jié)果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讀取物體厚度時,視線要與物體末端所對刻度線相垂直,所以B方式正確;
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寬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一側(cè)與9.0cm對齊,兩側(cè)示數(shù)11.75cm,所以物體的厚度為L=11.75cm﹣9.00cm=2.75cm。
故答案為:B;2.75。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刻度尺的正確使用,做題時關(guān)鍵要認(rèn)清刻度尺的分度值;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不要忘掉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5.如圖所示,用甲、乙兩刻度尺檢測同一鐵塊的寬度,其檢測結(jié)果分別為:甲檢測的結(jié)果是,乙檢測的結(jié)果是,使用刻度尺檢測較確切。
【分析】(1)刻度尺讀數(shù)時注意分度值和物體與零刻線對齊的位置,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分度值是刻度尺上相鄰近來刻線間的寬度;
(3)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檢測結(jié)果越確切。
【解答】解: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甲刻度尺檢測物體的厚度是:5.0cm﹣2.2cm=2.8cm;
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乙刻度尺檢測物體的厚度是:5.80cm﹣3.00cm=2.80cm;
乙刻度尺的分度值小,所以乙刻度值檢測比較確切;
故答案為:2.8cm;2.80cm;乙。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讀數(shù),屬于基礎(chǔ)知識。
16.如圖所示,時鐘的最小檢測值是____,表針位置顯示的時間是____。
【分析】應(yīng)明晰時鐘的阻值和分度值,也就是弄清最大檢測范圍和每一小格表示多少,之后正確讀取數(shù)值并記下單位。
【解答】解:讀圖可知,分針走一大圈是12小時,一個格為1h,分鐘一大圈為1h,一個小格為1min,分針一大圈為1min,一個小格為1s,故時鐘的最小檢測值是1s,表針位置顯示的時間是。
故答案為:1s;。
【點評】本題考查中學(xué)生對時鐘的正確使用,是一道簡單題目。
三.實驗探究題(共1小題)
17.(1)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化學(xué)課本的長度,請強調(diào)其中的三處錯誤:
A.;
B.;
C.。
(2)糾正錯誤后小明前后檢測了四次,讀數(shù)分別是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錯誤的數(shù)據(jù)是_____,該課本的寬度應(yīng)為cm。
(3)若有一把金屬材料制成刻度尺,且這些金屬材料受氣溫變化很顯著(熱脹冷縮),這么在寒冬季節(jié)用它檢測物體的厚度時,其檢測結(jié)果將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4)如圖用停表檢測大賽成績,所測時間是
【分析】(1)任何檢測工具的使用要講求規(guī)則,刻度尺的使用規(guī)則為:零刻度線銹蝕的要從其它整數(shù)位置開始檢測;刻度尺要放正,不能傾斜;刻度尺的刻度線要貼近被測物體;讀數(shù)視線要和刻度垂直。按照以上幾點來對照本題的圖,從中找出問題所在;
(2)為減少檢測偏差,常用的方式是多次檢測取平均值;在求取厚度檢測平均值時,應(yīng)先除去差別較大的錯誤數(shù)據(jù),再求取平均值;
(3)按照金屬的熱脹冷縮,判定出直尺本身的變化,再結(jié)合刻度值不變來進(jìn)行剖析;
(4)秒表的中間的表盤代表分鐘,周圍的大表盤代表秒,秒表讀數(shù)是兩個表盤的示數(shù)之和。
【解答】解:(1)A、由圖看出,他沒有把刻度尺放正,這樣檢測不確切;
B、由圖看出,刻度線沒有緊貼被測物體;
C、讀數(shù)的視線沒有與刻度尺相垂直
(2)四次讀數(shù)中,26.42cm與其他數(shù)據(jù)相差較大,屬錯誤數(shù)據(jù),應(yīng)消除;
化學(xué)課本的寬度為L=
=26.00cm;
(3)因為金屬的熱脹冷縮,寒冬季節(jié),鋼尺實際厚度收縮變小,而刻度仍然是原先標(biāo)明的刻度,所以用其檢測物體的厚度時,其檢測結(jié)果會偏大。
(4)在秒表的中間表盤上,1min中間有兩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5min,表針在“5”和“6”之間,偏向“6”一側(cè),所以時針指示的時間為5min;
在秒表的大表盤上使用刻度尺的注意事項,1s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1s,表針在37.5s處,所以時針指示的時間為37.5s,即秒表的讀數(shù)為.5s=337.5s。
故答案為:(1)刻度尺沒有放正;刻度尺的刻度線沒有貼近被測物體;視線沒有與刻度線垂直;(2)26.42cm;26.00;(3)偏大;(4)337.5。
【點評】使用檢測工具都要有一定的使用規(guī)則或注意事項,這要求我們只有遵循了規(guī)則能夠檢測正確。
四.解答題(共1小題)
18.春春朋友用橡皮條自制了一把卷尺,小星說使用這樣的卷尺測物體厚度時容易形成較大的偏差,你覺得小星說得對嗎?為何?
【分析】(1)刻度尺是拿來檢測物體厚度的工具,使用之前先要觀察阻值和分度值;
(2)橡皮條具有彈性,容易被拉長,致使直尺分度值比真實值偏小,檢測值比真實值偏小,形成較大偏差。
【解答】解:小星說得對,由于橡皮條使勁時容易伸長,檢測出的物體的厚度比真實寬度偏小,偏差較大。
【點評】本題的解題關(guān)鍵是以物體的真實寬度為參照物,橡皮條刻度尺受力拉長時,自身厚度變長,物體的檢測值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