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效率1.如圖所示,在測定滑車架機械效率的實驗中:(1)實驗原理是.(2)直接測得的化學量是____、、、_____.(3)實驗中應選用的檢測工具是.(4)檢測時,必須帶動彈簧測力計.(5)假如使鉤碼下降的高度降低為原先的2倍,機械效率將.(填"減小"降低"或"不變")2.在"測滑車架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用同一滑車架進行了兩次實驗,實驗數據如下:(1)此實驗所用滑輪的個數起碼是個,其中動滑輪有個.(2)實驗中應拉彈簧測力計。(3)第一次實驗測得滑車架的機械效率為,第二次實驗時滑車架的機械效(選填""、"大于"或"等于")第一次的機械效率。3.如圖為檢測滑車架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鉤碼總重6N。(1)實驗時要豎直向下帶動彈簧測力計,由圖可知拉力大小為N,若鉤碼上升的高度為8cm,則彈簧測力計向下聯通cm,該滑車架的機械效率為。(2)若僅降低鉤碼的個數,該滑車架有機械效率將。(選填:"減小"、"降低"或"不變")4.如圖,是某同事測定滑車架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用此甲、乙兩不同滑車架提高同一重物G,試回答下述問題:①拉力F的大小關系是F甲乙.(填>,=,<)②若使物體G上升同樣高度,則拉力F做的有用功W甲____W乙,總功W甲總乙總(填>,=,<)③甲、乙兩裝置的機械效率η甲_____η乙.④機械效率小的那一裝置,使得機械效率較小的緣由是.⑤由此得出推論:機械效率與省力多少是_____關系.(填有、無)5.小雨和小紅在"測滑車架機械效率"的實驗中,一起組裝好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她們分別記下了鉤碼和彈簧測力計的位置。
(1)小紅向下帶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下降,并由彈簧測力計讀出拉力為0.5N,同時小雨用用刻度尺測出鉤碼提高的高度為0.1m,以上檢測確切無誤,其他被測數學量和估算的數據如下表:(2)小雨和小紅測得滑車架的機械效率為100%滑輪組機械效率知識點總結,她們意識到出現了錯誤,請你幫助找出緣由_____.(3)該滑車架的機械效率實際為(4)若提高的鉤碼重降低到6N,則該滑車架的機械效率將____(選填變大、變小、不變)6.在做"測滑車架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小強和朋友們組裝了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車架(每只滑輪重都相同,不計磨擦和繩重)。(1)對于甲圖所示的滑車架,假如沒有刻度尺,只要測出鉤碼重G,之后豎直向下勻速帶動彈簧秤使鉤碼下降,從彈簧秤上讀出拉力值F,即可算出該滑車架的機械效率η=.(2)比較甲、乙兩滑車架的機械效率,可知η甲η乙(選填:>、<或=)。(3)實驗后小強猜測,對于同一滑車架(比如圖乙),它的機械效率也可能不是固定的,于是他用實驗進行了探究,并證明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你覺得小強應采用的正確方式是哪些?答:.7右圖是小明朋友斜面機械效率跟哪些誘因有關的實驗裝置。
實驗時他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同一物塊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實驗的部份數據如下:實驗次數斜面的傾斜程度物塊重量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斜面長s/m機械效率1較緩100.15.012較陡100.36.7145%3最陡100.58.4160%⑴小明探究的是斜面的機械效率跟的關系。在第1次實驗中,斜面的機械效率為,物塊和斜面的內能降低了約J。⑵分析表格中數據可以得出推論:在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斜面越陡,機械效率越。若要探究斜面機械效率跟斜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應保持不變。8、在“探究影響滑車架機械效率的誘因”實驗中,小紅用如圖7所示的滑車架分別做了三次實驗,第一次使用塑膠滑輪,第二次使用鑄鋁滑輪,第三次使用鐵制滑輪,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實驗次數物重G/N物體上升的距離h/cm彈簧測力計的讀數F/N彈簧測力計上升的距離s/cm機械效率η13101.63062.5%%33102.530(1)這個實驗使用的檢測工具是和彈簧測力計。(2)在實驗操作中應豎直向下帶動彈簧測力計。(3)在表中的空格處填上第三次實驗的機械效率。(4)從實驗數據剖析可知:提高同一物體,動滑輪越重滑輪組機械效率知識點總結,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越。
9.在“探究滑車架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某實驗小組采用A、B兩種繞線形式不同的滑車架進行實驗,發覺了一些實際問題。(1)下表是實驗中的幾組數據,請在空白處填上相應的估算結果。實驗次數滑車架物塊重G/N物塊上升的高度h/m有用功W有/J拉力F/N彈簧測力計聯通的距離s/m總功W總/J機械效率1A0.500.20.100.200.40.08125%2A1.900.20.380.950.40.38100%3B0.500.20.400.250.64B1.900.20.380.750.60.4584.4%(2)實際中機械效率1(選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