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近來仍然在和你們聊產品,明天說說背后的事情。
隨著充電頭網對旗下評測實驗室的不斷投入機械效率與功率的區別,對于充電器的評測也漸漸豐富了上去,確切地說應當是測試的項目越來越多。明天想聊的是關于充電器的其中一個測試項目:轉換效率。
充電器的工作
首先我們來談談充電器的職責,充電器的工作就是將插頭中的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再輸入到設備上面。
無論是USB-A插口還是USB-C插口的充電器,無論是單口還是多口,無論是慢充還是快充,雖然都是將插頭的電取下來傳輸到設備當中。
充電器的轉換效率
那對于充電器的轉換效率是怎樣定義的?
按照-2013中,對于充電器工作效率的描述是這樣的,產品達到穩定工作狀態時,實際輸出功率與實際輸入有功功率之比。
充電器是一個轉換設備機械效率與功率的區別,并不是充電器吃進去100W的功率,就可以完整的輸出100W的輸出,這中間常常會涉及到耗損,致使實際的輸出功率會略高于100W。實際輸出多少功率,有多少功率是以熱量的方式耗損掉了,這直接都會反映到最終的轉換效率數據上。
我們都希望充電器吃進去100W就可以輸出100W,但很顯著是不可能的。轉換效率越高,證明耗損越小,這可以實時的反映到最終的充電器熱量以及使用壽命里面。
充電器的轉換效率在先前關注的不多,由于先前的充電器功率也不高,價格也很實惠,5W、12W左右,價錢十幾二十塊的,壞了直接買新的,成本很低。
但近幾年伴隨著用戶手里的設備越來越多,功率的需求越來越大,氮化鎵、多插口、各種黑科技開始出現在充電器里面,致使充電器的價錢水漲船高。充電器的質量、性能怎樣,充電器的各項參數,也開始越來越多的遭到了用戶的關注。
輸入功率
回歸題外話,充電器的轉換效率是由輸入功率與輸出功率估算得來的,輸入功率是充電器從插頭上領到的功率數值。
例如上圖,將功率計聯接到充電器與插頭里面,這時就可以看見充電器從插頭上取得的功率是多少了。
輸出功率
里面有了充電器的輸入功率,第二步就要采集充電器的輸出功率。
輸出功率雖然也挺好采集,對于充電頭網評測室來講只須要將POWER-Z測試儀聯接到充電器的USB輸出插口與充電線之間,就可以實時檢測到充電器的輸出功率了。
如今我們有了充電器的輸入功率與輸出功率,而這二者之間的比值就是在充電器評測文章中常常看到的轉換效率測試的數據了。
測試場景
充電頭網評測室是怎樣測試充電器的轉換效率的。
首先得有基礎設備,也就是常說的充電頭網實驗室。其次還須要有四個硬件產品:電源、功率計、負載測試儀、POWER-Z測試儀。
這是一臺電源,雖然也可以選擇日常家里的插頭,但區別就是家里的插頭只能提供220V的電流,難以提供110V的電流。所以我們選擇了這臺電源用于供電測試。這臺電源可以無極調節輸出的電流值,對于測試充電器來講非常便捷。
不僅電源外,還須要有功率計采集充電器的輸入功率。充電頭網實驗室使用的這臺功率計共有3條線,分別是為功率計本身供電的電源線,聯接到電源決定輸出電流是220V還是110V的電源線以及用于聯接充電器,自帶了一個插頭的電源線。
電源、功率計,都有了,如今還須要有POWER-Z測試儀,這臺測試儀就不用多介紹了,也是老同學了,主要拿來讀取充電器工作時的輸出功率。
最后,還須要有一臺負載,用于充電器的輸出功率。負載可以理解為用電設備,包括我們平常用的手機等電子設備,都算是負載。之所以不用電腦筆記本作為負載是由于選擇為電腦筆記本充電的話功率是難以保持穩定的,勢必會隨著電腦筆記本電量的降低而增加。
以上就是充電頭網實驗室測試充電器轉換效率時的硬件了,下邊來瞧瞧數據是怎樣采集的。
首先須要將電源調整至220V或則110V的輸出電流,此后將功率計聯接到電源上,將充電器插到功率計自帶的插頭上。之后將POWER-Z測試儀聯接到充電器的USB插口,再選擇線材聯接POWE-Z測試儀以及負載即可。
充電頭網總結
以上就是充電頭網評測室測試充電器的轉換效率的大致步驟了,如今充電器的硬件尺寸越來越強悍,氮化鎵、多口、大功率等等,伴隨著充電器的各項參數也開始遭到了關注。而轉換效率就是判斷充電器質量的其中一環,希望以上內容可以讓你們大致的了解一下充電器的轉換效率是怎樣測試的,感興趣的同學也可以繼續細談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