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知名化學學家斯蒂芬·霍金針對人類與月球的相依關系再度發出警告。霍金表示,人類在月球上生活的期限僅限100年。人類如今都應當做好在外太空生活的打算。
據電訊報日前報導,在BBC將于6月份上映的紀錄片《探索新月球》(NewEarth)中,霍金再度發出警告表示:人類在月球上生活的期限僅存下100年。在未來的100年內,人類必須離開月球,到外太空找尋可能居住的星球,否則將面臨覆滅的命運。
同時,在該紀錄片中,霍金和他的團隊還闡述了人類是否還能以及怎樣才能定居到不同星球的問題,包括生物學、天文學、火箭技術和人類冬眠等。霍金覺得物理學家霍金認為:地球生命,每位人如今都應當做好在外太空生活的打算。
那么多年來,霍金對于月球、人類、人工智能、物理世界、太空、行星等的言論時而有之,每次一下來一個觀點,就會引起研究學界和世人的諸多思考和討論。
雷鋒網了解到,今年11月,霍金曾有過類似關于人類月球生活期限的主題講演。不過當時他預言的結果比此次保守的多——人類能夠在月球上幸存1000年。在當時的會議上,霍金表示:
或許將來有三天,我們將就能借助引力波來回顧宇宙大爆燃的中心。在我們堅持不懈地觀察和研究中,宇宙學說也在不斷取得新的進展,但為了人類的未來,我們必須步入太空。若果不逃出這個脆弱的星球,我覺得人類的生存時間還剩下不到1000年。
不到一年的時間,霍金似乎對人類在月球的生活期限已越來越不豁達。霍金覺得,未來的100年可能是月球最危險的一段時期。他覺得造成月球戰敗的恐嚇包括:核戰爭、基因整修過的病毒和全球氣候變暖等。
據悉,霍金對人工智能的發展也仍然呈慎重的心態。如雷鋒網此前報導物理學家霍金認為:地球生命,在上周剛結束不久的GMIC2017上海會議上,霍金也發表了《讓人工智能惠及人類及其賴以生存的佳苑》的主題講演,他覺得,計算機智能在理論上與人類腦部沒有本質區別。“人工智能一旦甩掉禁錮,以不斷加速的狀態重新設計自身,人類因為遭到漫長的生物進化的限制,難以與之競爭,將被替代,這將給我們的經濟帶來極大的破壞。”
正如霍金所言,人工智能的成功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大的風波,但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的終結。我們不妨對霍金這次的“100年”言論暫不做判定,只是單純提一個假定,假如月球真的只剩100年,你最想做的事情會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