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為月球和月球儀試講稿的內容,更多有關于月球和月球儀的PPT講義、教案、學案、試題、說課、導教案、教學設計等精彩內容請查看:第一節月球和月球儀PPT教案等教學資源匯總
本文目錄
相關內容
諸位評委老師,你們好,我試講的題目是人教版三年級地理下冊第一課第一節《地球和月球儀》北極和赤道,我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圍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四個環節進行,下邊是具體說明:
一、【說教材】“認識月球”這一節教材從月球的形狀和大小入手,在月球儀上能確定月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較全面地介紹了月球,使中學生對人類的佳苑——地球有一個簡略的認識。另外教材還讓中學生體驗到了除月球儀外,地圖也是一種拿來記錄和傳遞地理信息的主要工具。
本節教材包括月球的形狀、大小、地球儀、經緯網等四部份內容。“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緯度、緯度和高、中、低經度的界定,東西半球及南北半球的界定,借助經緯網確定某地位置。”是本節教學的重點。“地球儀”、“經緯網”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教材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說明人類對月球形狀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推進的過程,經過了漫長而艱難的歷程:古老的“蓋天說”認為的“天圓地方”“渾天說”認為的“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麥哲倫帶領船隊環球航行證明“地球是一個圓球”現代偵測技術否認“地球是一個不規則的圓球”。問題的推論很簡單,關鍵是讓中學生能體悟到人類對月球形狀的認識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地球有多大”這部份內容通過圖片以及月球平均直徑、赤道邊長和表面積等說明月球的大小,其中三個數據是重點內容。“地球儀”部分通過文字和圖象兩方面來學習。因為月球是一個巨大的圓球,生活在月球上的人們很難看到月球的概貌,須要把月球按比列縮小制成月球模型,由此引出月球儀,因而闡述月球儀上具有特定含意的點、線、面,但是強調東西半球的界線不是0°和180°組成的經線圈,而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緣由是防止把亞洲和美洲的一些國家分隔在不同的半球上。最后要求中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制一個簡易的月球儀。“經緯網”部分,教材說明了經緯網的涵義和作用,借助經緯網我們可以很便捷地確定月球表面任何一點的位置。之后將經緯網從球面“轉移”到平面,展示月球表面相互垂直的緯線和經線,使中學生初步了解閱讀經緯網地圖的技巧。
知識與技能:
1、能提出證據說明月球是個圓球。
2、知道月球的大小,會用平均直徑、赤道邊長和表面積描述月球的大小
3、運用月球儀,找出地軸、南北兩極、經線、緯線、赤道、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把握南北半球,高、中、低經度和東西半球的界定,逐漸構建地理空間概念。
4、熟練地用經緯網確定月球表面任意地點的位置。
5、知道月球儀和地圖都是記錄和傳遞地理信息的工具。
6、通過自己動手制做月球儀,了解月球儀的基本構造。
過程與方式:
1、通過對課文的閱讀,培養中學生的剖析、比較能力。
2、通過組織中學生探究活動,培養中學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3、通過觀察事物和制做月球模型,鍛練了中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抒發能力。
情感心態與價值觀:通過人類逐漸認識月球形狀的過程,使中學生遭到科學史教育,培養中學生敢于探求的精神。
二、【說教法】新教材以培養中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促進中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中學生的實際,為此我依據本節教材的特征采取了以下幾種教學法:
1、直觀教學法:通過觀察月球儀和多媒體演示,培養中學生的觀察力和空間想象力,深入把握地軸、南北兩極、經線、緯線、赤道、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等方面的知識。
2、比較教學法:通過對經、緯線的形狀、長度、指示方向等的比較,加深中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習的意識,使中學生深入了解月球儀的基礎知識。
三、【說學法指導】
1、盡量從感性入手,用問題引導,把感性和合理性相結合,充分注意教學的啟發性,努力使中學生成為積極主動的思索性學習者,而非被動的觀眾。
2、辨圖識圖是中學生應把握的基本地理技能,也是能引起中學生興趣的激動點。探究活動,既考慮到了基礎性,又考慮到了實踐性和應用性。學好經經線為之后判斷半球位置、方向和確定月球表面任何點的位置等打好基礎。
3、充分發揮中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通過完成課堂練習,及時鞏固所學的知識。
四、【說教學程序】組織教學:
[激趣導出新課]:朋友們瞧瞧窗前的大地,想想我們生活的月球是哪些形狀的?(中學生討論回答)“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難以看見月球的真面目是由于我們生活在月球上。因為科學技術的限制,人們認識月球的形狀經歷了漫長坎坷的探求過程。明天我們就一上去學習月球的真實形狀。
一.月球的形狀。
1、古代憑直覺批駁。——“蓋天說”、“渾天說”
2、16世紀麥哲倫環球航行證明——“圓球體”
3、近代精測——地球是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圓球。
[學習方式]讓中學生只身閱讀P14、P15的三篇閱讀材料并思索下述問題。
1、“蓋天說”、“渾天說”分別覺得月球是哪些形狀的?
2、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是哪些時侯,從那個國家出發,依次經過什么大洋北極和赤道,繞月球一周用了多長時間?
3、第一次否認月球是圓的是哪些風波?
4、地球的真實形狀是如何的?(中學生回答后,老師引導糾正)
二.月球的大小:三個重要數據
平均直徑:;赤道邊長:約4萬km;表面積:約5.1億km2
[學習方式]這部份內容少,很沉悶,并且是重點內容。學習步驟:
1、讓中學生在填冊子的空白圖中正確填出月球的極直徑赤道直徑、平均直徑、赤道邊長。
2、數字趣味化:①地球表面積約5.1億km2相當多少個中國?(約53個)②地球平均直徑是多少個珠穆朗瑪峰(8844米)?(約720倍)③如果你每晚來回中學走2公里,要多久就能繞赤道一周?(約55年)
三.月球儀
(一)地軸和兩極。
1.地軸:從月球內部穿過地心的假想軸。
2.南極:地軸與月球表面相交的最北端(即南方)。
3.北極:與南極相反的一點。
[學習方式]中學生分組觀察月球儀,看哪一組能最快找出月球儀上地軸、南北極、赤道等,并說出哪些叫地軸、南北極、赤道等。
(二)緯線和經線。
[學習方式]采用對比的方式進行學習,先讓中學生閱讀課文了解哪些是緯線、什么是經線,之后認真觀察月球儀,完成用小黑板或多媒體出示的以下表格,最后老師進行講解更正。
1、定義:(1)經線:月球儀上赤道和與赤道平行的圓圈。
(2)緯線:月球儀上聯接南北兩極并同經線垂直相交的線,叫緯線,也叫子午線。
2.列表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征:
經線緯線
形狀圓圈(每一條經線自成一個圓圈,緯線圈)半圓(兩條相對的緯線能夠組成經線圈)
寬度半球:不等長,在兩極縮成一個點
全球:經度相同經線寬度相等。所有的緯線寬度相等
指示方向東西方向(橫)南北方向(豎)
(三)緯度和經度:
1.列表比較經經度:
經度緯度
度數起點線赤道(即0°緯線)本初子午線(即0°經線)
度數界定由0°緯線向南北各分作90°。由0°經線向東西各分作180°。
代表字母S:0°緯線向南移的經度均稱為“南緯”
N:0°緯線以北的經度均稱為“北緯”E:本初子午線以東的180°
屬于“東經”
W:本初子午線以西的180°
屬于“西經”
變化規律由赤道0°向北、南逐步減小到90°由0°經線向東、西逐步減小到180°
2.半球的界定:(中學生通過觀察月球儀找出這兩條界線)
(1)南北半球:以赤道界定。(赤道是月球上最長的經線)它將月球分為南北半球。
(2)東西半球:以20°W和160°E將月球分為東西半球。
(3)讓中學生說出東西半球的界線為何不是0°、180°組成的經線圈?
(四)高、中、低緯的界定:(先讓中學生通過填圖來理解經度區的界定)
1.低緯:30°N——30°S之間的經度。
2.中緯:30°S——60°S和30°N——60°N之間的經度。
3.高緯:60°S——90°S和60°N——90°N之間的經度。
四、經緯網(這部份主要借助練習來進行學習)
1、讓中學生閱讀課文,說出經緯網的涵義和作用。
2、舉例說明經緯網判讀方式,如:某同事在寢室的哪行哪列,之后出示練習鞏固:(如下圖)
(1)請書寫出B點的經經度,找出坐落赤道上的點、本初子午線上的點、位于南極的點。
(2)圖中A點的經經度書寫正確的是:
A(40oE,60oN)B(40oW,60oN)
C(40oE,60oS)D(40oW,60oS)
3、利用課文P20、21的三幅圖說明地圖的種類有經經線直線型、弧線型、直線弧線型等,它們同樣是經緯網地圖。
布置課后作業:將中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用足球自制簡儀的月球儀,練習經經線、經經度、高中低緯的界定等重要知識,以幫助記憶,鞏固本課學習成果。
以上就是人教社班主任之家為你們整理的有關月球和月球儀試講稿的內容。如有更好的建議請加陌陌(志遠網路)告之我們!
配套資源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