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年來不斷出現的民教版教材刪節爭議,到網絡上對復旦版教材的批評,我們可以看出,大家對好教材非常期待,同時又討厭傳統教科書枯燥且難以理解。
我想結合自己學習《費曼數學課件》的經歷來談談費曼教材如此受歡迎的原因。
在開始講解《費曼數學課件》的內容之前,請允許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
費曼先生
《費曼數學課件》的由來。
1961 年至 1964 年間,費曼先生在加州理工學院為高中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生教授普通化學課程。 它是一門選修課,無論中學生是否是數學專業,都必須選修。 根據當時的講座錄音和黑板照片,羅伯特·雷頓、馬修·斯庫特拉里亞和費曼先生共同完成了這套專著。 其中,《費曼化學課件》的圖解是在該書法文譯者亨寧·海因策的指導下,在美國用現代電子方法重寫為法文版的。 由于費曼對化學的獨特理解和教學方法什么是物理學思維,這本教材受到了世界各地的初學者和成熟化學家的仔細閱讀,并已被翻譯成至少12種語言。
《費曼數學課件》圖書視頻
這本書有何不同之處?
我認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事實上,由于本書是根據費曼講座錄音抄寫的課件,所以本書最大的特點是口頭敘述而不是書面說教。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很容易理解! 國外教材中什么是物理學思維,常常用一句話概括的概念,費曼需要一整頁甚至幾頁! 先生用了兩頁紙來描述這個其他教科書只用一句話描述的概念。
《費曼化學課件》第122頁
《費曼化學課件》第123頁
然而,國外教科書經常用兩句話來描述這個概念。
與實驗的聯系不夠緊密,這大概是其他教材的弊病。 中學生總是不知道理論與實驗的聯系。 在本書中,費曼會特別強調理論與實驗的吻合程度,這也是他作為一名科學家常年培養出來的品質。 例如:
費曼討論公式與實驗的一致程度
這套書絕對不是像大多數國外教科書一樣,在給出規律后進行無聊的推論,然后給出相應的例子。 相反,這套書非常詳細地展示了費曼先生如何思考問題。 比如數學中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微分多項式方法的直覺、如何看待未知事物、如何分析困境等,這是其他化學教材中所缺乏的,但也是化學愛好者迫切需要的需要。 其實,這與費曼自身的高層次觀點有關,并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松解釋出思考問題的方式。 而這也凸顯了《費曼化學課件》的稀有性。 思路可以從章節目錄看出,例如:
第 1 章第 5 節:哪些字段?
第五章第八節:點電荷的場是否正好為1/r∧2?
結語
費曼的人格魅力吸引了大批數學愛好者。 當我們走進他的專著時,我們會發現費曼先生是一位罕見的愿意教你如何思考的化學家。 這也是《費曼化學課件》經久不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