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
1.牛頓第一定理的理解
(1)闡明了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的運動規律
(2)牛頓第一定理是慣性定理,強調所有物體都具有慣性,而慣性只與質量有關
(3)肯定力與運動的關系: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4)牛頓第一定理是理想化實驗總結出來的獨立定律,不是牛頓第二定理的特例
(5)當物體上的合力為零時,從運動效果來看相當于物體上沒有受力,此時可以應用牛頓第一定理
2.牛頓第二定理的理解
(1)闡明了a、F、m之間的數量關系,特別是a與F的幾個特殊對應關系:同時性、各向同性、同體、相對性、獨立性
(2)牛頓第二定理進一步闡明了力與運動的關系。 物體的運動取決于物體的力和初始狀態
(3)加速度是連接應力情況和運動情況的橋梁。 無論是運動情況由力情況決定還是力情況由運動情況決定,都需要加速度
3.牛頓第三定理的理解
(1) 同一對物體之間的力總是成對出現。 物體之間的一對力,一個是斥力牛頓第一定律公式單位,另一個是反斥力
(2)強調物體之間相互作用的特點:“四同”是指大小相同、性質相同、作用于同一直線、同時出現、同時消失、同時存在; “三異”是指方向、受力對象不同,不同的受力對象有不同的療效。
使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
第二季度
1、根據物體所受的力來確定物體的運動。 解題的基本思路是:利用牛頓第二定理F和=ma求物體的加速度a; 然后利用運動學的相關公式求出速度vt和位移s等。
2、根據物體的運動確定物體所受的力。 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是:分析清楚物體的運動牛頓第一定律公式單位,利用運動學公式求出物體的加速度,然后利用牛頓第二定理求出力。
3、應用牛頓運動定理結合運動學公式求解力與運動關系的通常步驟是:
(一)確定研究對象;
(2)分析研究對象的受力情況:必要時繪制受力示意圖;
(3)對研究對象的運動進行分析,必要時繪制簡單的運動過程圖;
4、利用牛頓第二定理或運動學公式求加速度;
5、利用運動學公式或牛頓第二定理進一步求解所需的化學量;
6.利用牛頓第三定理進一步解釋所需化學量與其他量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