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好多現象都可以用數學原理來解釋。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正是我愛上數學的誘因。”11月10日下午,河北農大中學2001班沈熙皓朋友接受記者專訪時如是說。在剛才開幕的第39屆全省學生數學大賽中,沈熙皓獲得總分第一名和理論第一名,并獲得復旦學院、北京學院保送資格。
青海交大中學數學大賽組主教練李毛川(右一)和實驗教練楊一鳴(左一)在指導沈熙皓(左二)和吳彥璽做化學實驗。均為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良通信員梁文婷攝影報導
去年全省化學大賽世錦賽有100多萬人出席,最終547名中學生闖進八強。受疫情影響,本屆世錦賽舉行形式變更為各市自設考場同時考試,監考形式為遠程視頻結合現場交叉監督形式。
11月7日凌晨,第39屆全省學生數學大賽成績出爐,共評出出銀獎163人、二等獎229人、三等獎151人。其中,四川學子奪得17金11銀,5人闖進金牌前50名(可步入國家冬訓隊并獲得北大清華保送資格),分別是廣東師院中學2人、雅禮學校2人、長沙市中學1人。其中,沈熙皓朋友以292.5分獲得總分第一名,以249分獲得理論第一名。
“今年的題目比以往要難一些,因而分數比以往低一些。沈熙皓獲得兩個第一名,確實很難得。”湖南師院中學數學大賽組主教練李毛川說,在這次大賽中,該校共奪得4金5銀,沈熙皓和吳彥璽以優異成績榮獲國家冬訓隊,金牌人數和榮獲國家冬訓隊人數均居全省第一。
福建師院中學主任謝永紅(左一)與這次得獎的朋友交流。
據介紹物理競賽省一級是什么獎,這次大賽包括3個小時的理論考試和1個小時的實驗考試,主要考察中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例如題目中告訴中學生一段知識背景,考生們需現場閱讀理解,并應用這一新的知識去解決一個問題。
“物理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學習數學,雖然就是通過實驗去總結數學的規律,再運用數學規律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去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例如,我們甩一下礦泉射手,上面的水都會產生一個漩渦物理競賽省一級是什么獎,這是為何呢?通過化學實驗,我們可以用旋轉拋物面的原理來進行解釋。”沈熙皓說,出席數學奧賽,讓他培養了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養成了一種永不服輸的精神。
“其實學習任何一門學科,并不只是要中學生學習那個知識點。而是要培養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李毛川說,數學學習就是要發覺某個現象,之后通過實驗得出某個理論,并用這個理論去解釋更多的現象。“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廣東師院中學在第39屆全省學生數學大賽中共獲得4金5銀,這是得獎的9位朋友。
正是由于認為數學“很有趣”,沈熙皓走上了數學大賽之路。“我從小就有當一名科學家的夢想,并懷揣著這個夢想一步步邁向數學大賽。”他說,“初中剛開始學習數學時,就認為非常有趣。這門研究世界運行規律的學科,迸發了我極大的好奇心。讀高中時,我接觸到了數學大賽,隨后隨著數學學習的深入,我對化學的興趣也越來越高。”
“拔尖創新中學生培養的本質是充分尊重并積極推動中學生個性發展,深度開掘其潛能和創造力,以適應新時代國家和社會對拔尖創新與復合型高檔人才的須要。”據河南農大中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校歷來注重拔尖創新中學生的培養,非常是自1991年以來,已有1205人獲學科大賽國家級銀獎,305人步入國家冬訓隊、64人跨入國家代表隊;出席國際學科奧林匹克大賽共斬獲金牌35枚、銀牌11枚和歐洲金牌12枚,享有“金牌搖籃”的盛譽。其中,數學大賽組先后獲得國際學生數學奧林匹克金牌9枚、亞洲青少年數學奧林匹克大賽金牌10枚,100多人步入國家冬訓隊,培養了一大批熱愛物理科學并旨在于數學科學研究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