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根據公式m=G/g,物體的質量與其重力(X)成反比
2、有受力物體,必有施力物體(√)
3、當鴨蛋碰到石頭時,豬肉就碎了,也就是說石頭對豬肉的作用力小于豬肉對石頭的作用力(x)
4、地球繞著月球轉,月球對地球有吸引力,但地球對月球沒有吸引力。 (X)
5. 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必須有強力作用(×)
6. 兩個不接觸的物體不能形成力(x)
7、彈簧的厚度與其所受到的拉力成反比(×)
8. 從建筑物屋頂落下的物體移動得越來越快,因為它受到的重力越來越強(×)
9、如果沒有重力,天平還可以測量物體的質量(X)
10. 由于g=9.8N/kg,1kg=9.8N(x)
11、重心為重力作用點,必須在物體(X)上
12.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作用來維持物體的運動(X)
13、要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必須有強烈的作用(√)
14、緊急制動時車內人會前傾,說明車有慣性(X)
15、車輛速度越快,就越難停下來,因為速度越快,慣性越大(X)
16.高速飛行的炮彈有慣性,射入木頭后慣性消失(x)
17、底盤關閉后,由于車輛慣性,車輛繼續移動(×)
18、駕駛員和乘客系好安全帶,減少慣性(×)
19、垂直拋向空中的鐵塊運動速度越來越慢,因為鐵塊有慣性(×)
20、戰斗機上戰場前失去副油箱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慣性,讓客機的飛行更加靈活(√)
?
21、羽毛球慣性小,容易被砸(√)
22. 物體受到平衡力作用時,必須以勻速直線運動(X)
23. 學生在旋轉木馬上做勻速圓周運動時,一定受到了不平衡力的影響(√)
24、卡車在直路上勻速直線行駛時的速度越大,卡車上的牽引力就越大(x)
25、當吊床擺動到最低點時,速度為零,吊床處于平衡狀態(×)
26、人對傘車施加力,但車不動,因為推力大于摩擦阻力(×)
27、車輛勻速下坡時,車輛的重量和地面對其的支撐力是一對平衡力(×)
28.當物體受到不平衡力時,其運動狀態必然改變(√)?
29. 摩擦的療效總是限制物體的運動(×)
30.當物體受到靜摩擦時,該物體必須處于靜止狀態(X)
31、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無關(√)
32、物體對接觸面的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物體所受到的摩擦力就必須越大(×)
33. 物體下沉在液體中不受壓力的影響 (X)
34. 物體的體積越大,承受的壓力就越大(X)
35、液體的密度越大,液體中物體所受的壓力越大(x)
36、當物體完全浸入同一種液體中時,其所承受的壓力與浸入深度無關(√)
37. 漂浮在海面上的物體比沉入水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更大(×)
38、壓力方向必須與重力方向相反(√)
39. 當投出的標槍在空中向前移動時,推力對其起作用 (x)
40、用手將鏟斗提離地面,手的拉力對鏟斗做功(√)
?
41. 當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經過一定距離時,該力一定做了功(×)
42.力對物體做的功越大,功率(x)就越大
43.功率與時間成正比,所以只要時間短,功率就大(x)
44. 對于兩個物體,高度較高的物體必然具有較大的重力勢能 (?)
45. 速度快的車輛,其動能必須大(?)
46.??物體受到平衡力作用時,其動能一定保持不變(√)
47、作用在杠桿上的力和阻力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48.力臂可以在也可以不在杠桿上(√)
49. 支點可能在杠桿上,也可能不在杠桿上(×)
50、利用杠桿可以省力或省力,但不能省距離(×)
51、使用動滑輪絕對可以事半功倍(X)
52、機械效率越高,機器越省力(?)
53、使用滑輪架一定要省力,改變力的方向(Ⅹ)
54.機械效率高的機器必須具有高功率(X)
55. 機器做的有用功越多,它的效率就越高(×)
56、有用功占總功的比例越大,機械效率必然越高(√)
57. 任何情況下機械效率均大于1(√)
58. 重力作用點必須在物體上(×)
59. 力的作用必須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兩側不一定接觸。 重力、磁力等
60、畫機械圖,首先要確定作用點。 要研究某個力,需要找到實際的接觸點。 要研究某個物體的力,請將其畫在重心上。 力分析是按照重力、彈性、摩擦力的順序繪制的。 彈力和摩擦力需要根據平衡狀態來判斷是否存在。
61. 彈力必須接觸并發生彈性變形。 壓力、浮力、支撐、張力等都是根據彈性的作用來命名的。 在中學階段,所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是由作用在吊鉤上的拉力決定的,取決于測力計中彈簧的變形和伸長。
62. 認為重力加速度g的值是恒定的是錯誤的。
【正解】重力加速度g與經度和高度有關。 經度越高,g越大; 海拔越高,g越小。
63、錯誤地認為重力方向是垂直向上的。
【正解】重力方向垂直向上,即垂直于水平面向上。
64、重心僅適用于形狀規則、幾何中心質量均勻的物體,對于不規則物體,采用懸掛法。 重心只是為了研究方便而采用的等價替代方法。
65、錯誤地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正解】力改變物體的運動,慣性使物體保持運動。 如果物體受到平衡力,它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 當物體受到不平衡力時,其運動狀態就會發生變化。
66、認為物體的速度越大,其慣性就越大,這是錯誤的。
【正解】慣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任何其他激勵無關。
67. 嚴禁汽車過度擁擠。 質量太大,慣性大,難以控制,容易發生事故,而且如果太重,還會對道路、橋梁等設施造成損壞,導致車禍。
68、錯誤地認為慣性是一種力。
【正解】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是保持原來勻速運動或者靜止的屬性,不是力。 只能說是因為慣性、借助慣性等,不能說是“靠慣性、由于慣性”、“慣性力”。
69. 認為平衡力是作用在兩個物體上的力是錯誤的。
【正解】平衡力研究物體的運動狀態,作用在物體上,大小相等,反向,共線,在同一體內,不一定同時增減,生死同在同時,例如重力和支撐力。 相斥是作用于兩個物體,同時增減,同時生滅。
70、當一個物體無法被推動時,錯誤地認為推力大于摩擦力。
【正解】因為沒有推進力,即物體處于靜止狀態。 此時,推力和靜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且兩個力大小相等。
71、錯誤地認為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反。
【正解】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或相對運動趨勢相反! 物體的相對運動總是受到限制的。 摩擦力可以是功率或阻力。 參考系不同。 判斷摩擦力相對運動(趨勢)的參考系是在兩方之間。 判斷物體運動狀態的參考系是地面還是第二兩者。
72、認為運動的物體會受到摩擦,靜止的物體不會受到摩擦,這是錯誤的。
【正解】物體是否受到摩擦力,取決于它與接觸的物體之間是否存在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 如果有的話,它會受到摩擦。
73、認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隨速度的變化而變化的觀點是錯誤的。
【正解】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僅取決于“物體所受的法向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度”,與任何其他激勵因素(速度和接觸面積)無關。
74、認為壓力一定等于物體重力的觀點是錯誤的。
【正解】壓力和重力之間沒有因果關系! 只有當物體自由且平放在水平面上時,水平面上的壓力才等于物體所受的重力。 正壓力不等于重力,例如將物體掉落在斜坡上。
75、我誤以為“受力面積”一定是物體的表面積!
【正解】受力面積是相互接觸部分的面積八年級摩擦力怎么求,通常大于或等于物體的表面積。
76、我錯誤地認為液體形成的浮力與液體的量有關!
【正解】根據液體浮力公式可知,液體形成的浮力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到自由液面的垂直距離)有關,與液體的體積無關以及容器的形狀。 如果液體很多,密度和深度不一定就大,形成的浮力也不一定就大。
77、誤解容器頂部液體的壓力等于液體的重力。
【正解】由于液體具有流動性,當容器側壁傾斜時,容器頂部液體的壓力不等于液體的重力。 只有當普通容器的側壁垂直時,壓力才等于重力。 此時可以通過F=ps求得。 對于固體,先計算壓力,再計算浮力; 對于液體,首先計算浮力,然后計算壓力。
78、在托里拆利實驗中,人們錯誤地認為水銀柱的高度差與管子的厚度和傾斜度有關。
【正解】水銀柱的高度差是由外界大氣壓決定的,與其他原因無關。
79、認為物體在液體中越深,受到的壓力就越大,這是錯誤的。
【正解】根據壓力定義的壓差和阿基米德公式可以計算出壓力。 可見,浸入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壓力取決于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 漂浮時要小心。
80.認為當壓力等于重力時,人們只會想到懸浮或漂浮,這是錯誤的。 首先比較密度。
81、認為同一物體在液體中“浮”和“浮”時所受的壓力相等,是錯誤的。
【正解】漂浮的過程是這樣的:當所有物體都在液面以下時,壓力小于重力; 當物體的一部分高于液面時,隨著物體向下漂浮,排開液體的體積會減小,因此壓力也會減小。 在最終的懸架中,壓力等于重力。
82、錯誤地認為下沉物體的壓力小,漂浮物體的壓力大。
【正解】物體所受壓力的關鍵是物體排開沸水的體積。 物體的體積越大,壓力越大。
83、認為密度計在不同液體中的壓力與液體的密度有關是錯誤的。
【正解】由于密度計仍然懸浮,其上的壓力等于密度計本身的重力。 從公式可以看出,液體的密度越大,密度計排開的液體體積越小。
84、認為有力量、有距離就必須做事的想法是錯誤的。
【正解】做功的前提是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經過了一定的距離。 力不能垂直于運動方向。
85、汽車限制速度是因為速度越大,動能越大,制動距離越長,反應時間越短,越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86、認為物體在增長或衰落過程中重力勢能必須轉化為動能的觀點是錯誤的。
【正解】同樣取決于物體的速度變化。 例如,當以恒定速度滑動時,動能保持不變。
87、機械能守恒的前提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 由于摩擦等原因,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內能不守恒。
88、誤解支點到力作用點的距離等于力臂。
【正解】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即點到線的距離,而不是點到點的距離。
89、力量和阻力不垂直于動力臂和阻力臂。
【正解】力量和阻力應始終垂直于動力臂和阻力臂,但不一定垂直于杠桿
90.力的作用點沒有畫在杠桿上。 力和阻力都作用在杠桿頭上,所以“力的作用點”和“阻力的作用點”,包括“支點”,都必須畫在杠桿上。 (“總桿數三分”)
91、“最小的力量”或“最小的努力”不會被做到。
“最小力量”問題的解決分三步:(1)找到杠桿上距離支點最遠的點(該點為力量點); (2)連接這兩點(即最長的動力臂); (3) 使該力臂的垂線通過動力作用點!
92、電源方向錯誤。 (請注意,如果阻力使杠桿順時針轉動,則力將使杠桿逆時針轉動。)阻力和力是兩個力,在支點同一側時方向相反,在相反側時方向相同。
93、我誤以為用動滑輪一定能事半功倍。
【正解】在不考慮動滑輪重力的情況下,垂直方向提升重物時可省一半力八年級摩擦力怎么求,傾斜方向或水平方向驅動滑輪時不再省一半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