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地球停止自轉(zhuǎn),設想的解決方案是在地球赤道上均勻安裝N個“噴氣”發(fā)動機,如圖(N很大,圖中只顯示了4個)。 假設每個發(fā)動機可以沿赤道切線方向提供恒定大小F的推力,該推力可以阻礙地球的自轉(zhuǎn)。 眾所周知,描述地球自轉(zhuǎn)的動力學方程與描述質(zhì)點運動的牛頓第二定律方程類似,其中M為外力的總力矩,即外力的乘積之和。力及對應的力臂,其值為NFR; I 是地球相對于其軸的轉(zhuǎn)動慣量; 地球角速度的變化率。 考慮地球是一個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球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單位是rad/sB。 地球停止自轉(zhuǎn)后,赤道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于兩極附近的重力加速度C。在地球自轉(zhuǎn)的制動過程中,赤道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逐漸變小D。與與質(zhì)量m對應的量是轉(zhuǎn)動慣量I4。 (2023·全國·高中高年級專項練習)一輛汽車在筆直的道路上以35m/s的勻速行駛。 發(fā)現(xiàn)前方有警示牌,急剎車,在路面上留下了122.5m長的剎車痕。 。 關(guān)于汽車的制動過程(視為勻減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汽車的加速度方向與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B.小車的加速度為C。小車的平均速度為20m/sD。 小車0~8s內(nèi)的位移為120m5。 (2023·三年級課堂練習)如圖所示,將帶正電的小球A固定在絕緣天花板上牛頓三定律的理解,絕緣光彈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 彈簧處于自由狀態(tài)。 現(xiàn)在將帶正電的球 A 與 A 完全相同。小球 B 放置在彈簧上端并從靜止狀態(tài)釋放。 如果小球A和B的中心與彈簧的軸線始終在一條垂直線上,那么在小球B被釋放到第一次運動到最低點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 當球 B 達到最大速度時,彈簧力和庫侖力的合力為零 B。球 B 的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 C。由球 B 和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的機械能必然減小 D。由球 A 和 B 組成的系統(tǒng)的電勢能必須先減小然后增大。 考點02:牛頓第二定律簡單應用(3道單選+1道多選+1道答案)1.單選題1.(2023·天津·統(tǒng)考真題)質(zhì)量為m的火車勻速行駛速度 v。突然以 F 的力制動,直到火車停下來。 在此過程中,不斷受到f的空氣阻力。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減速運動加速度的大小 B. 力 F 的沖量為 mvC。 制動距離為D,勻速行駛時功率為2。(2023年·四川·成都·石獅中考模擬預測)如圖所示是使用絞車拖動塊的示意圖。
連接到塊上的細線纏繞在軸上,軸逆時針旋轉(zhuǎn)以拖動塊。 給定輪軸半徑,細線始終保持水平; 被拖動物體的質(zhì)量以及車輪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輪軸角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為 ,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物體勻速運動 B.細線對木塊的拉力為 C.細線對木塊的拉力為D,木塊作勻加速直線運動,內(nèi)部位移為3。(2023·廣東梅州·統(tǒng)考第三次模型)如圖A所示,滑索是一項勇敢者的運動。 如果有人用輕繩通過輕滑環(huán)掛在足夠長的傾斜鋼纜上,則鋼纜與水平地面的夾角為 ) 和圖C所示的兩種情況(輕繩沿垂直方向) )。 已知人的質(zhì)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不考慮空氣阻力,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在圖B中,人一定是在a處滑落勻速B。圖B中牛頓三定律的理解,鋼索對光環(huán)施加的力為mgC。 在圖C中,人必須以勻速D滑落。在圖C中,鋼索和光環(huán)之間不存在摩擦。 2.選擇題4.(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