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電力行業的人,真的會分不清kW和kWh?很多人會想,這不就是裝機容量和發電量的單位嗎?雖然,問題不只如此簡單。才能分清這個電力行業的“李逵”和“李鬼”,對于從事電力行業的工作人員學習和工作有十分大的幫助。kW和kWh的區別到底在那里?本質上只有一句話:kW是電功率單位,kWh是電能單位。
電功率
電功率表示電壓做功的快慢,即生產或消耗電能的快慢,單位為瓦特(W)。我們常用的單位kW、MW、GW分別等于一千瓦特、一百萬瓦特(等于1000千瓦,即兆瓦)、十億瓦特(等于1000兆瓦)。
發電機的功率是其生產電能的速度,裝機容量就是該系統實際安裝的發電機組額定有功功率求和。而用電端電功率的單位為什么是瓦特,家用家電的功率指的是它消耗電能的速率。例如同樣是燈泡,100W的燈泡就比60W的功率更大,色溫更亮,單位時間耗電越多。
同樣是筆記本,臺式機普遍采用的標準電流處理器如:
Intel(R)Core(TM)i7-CPU@2.60GHz3.60GHz
而在電腦筆記本上電功率的單位為什么是瓦特,常見的低電流版處理器如:
Intel(R)Core(TM)i7-4500UCPU@1.80GHz3.00GHz
看見一長串字母數字看不懂?沒關系。其中i7-和i7-4500U都是筆記本處理器機型,而i7-4500U這兒面的U就代表了此款為低電流處理器。為何要采用低電流處理器呢?由于可以減少幀率,讓電腦筆記本在只依賴電瓶的時侯可以用的更久。
這么帶來哪些后果呢?旁邊的2.60GHz和1.80GHz就代表了處理器的運算效率。和標準電流處理器相比,低電流版的處理效率只有標準電流的69.23%。
可以看見,通過增加處理器的功率來降低煤耗,延長電腦電瓶的工作時間,這就是功率在生活中的具體彰顯。
電能
電能是表示電壓做功多少的統計單位。能量的國際標準單位你們都很熟悉,是焦耳(J)。不過在電力系統中,一般用kWh、MWh表示,1MWh=,1kWh=3,600,000焦耳。1kWh就是功率為1kW的設備在1小時內生產或消耗的電能,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1度電。
聯系與區別
兩個單位都用于表現電能的生產與消耗過程,不過kW表現的過程快慢,kWh表現該過程的電能總流量。如同我可以用每秒多少米來彰顯速率,而只能用多少米來表現距離。兩個單位都可以來描述一段路程,并且優缺不一樣。
一度電能做哪些
1.美的空調“一晚低至一度電”
2.電吹風使用6-10次,每次5分鐘
3.給X充電100次
4.電腦筆記本工作10-15小時
5.落地扇持續運轉15小時
6.200L左右的家用冰柜運行三天
7.電熱水器洗一個舒服的冷水澡
8.常規吸塵器把100㎡的臥室打掃5遍
9.特斯拉ModelS行駛5公里
10.一個LED壁燈持續照明200小時以上
我國電力市場規模
2016年我國發電機裝機容量萬千瓦,總發電量59897億千瓦時,全社會用電量59198億千瓦時,全省發用電量趨向平衡。山東2016發電量4036億千瓦時,用電量5610億千瓦時,山西2016發電量2267億千瓦時,用電量1794億千瓦時,各市發用電差別很大。市場交易中申報電量的單位通常為萬千瓦時、兆瓦時,水價為厘/千瓦時、元/兆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