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練習[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
[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
專題概述
〝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在各地高考中均是高頻考點,主要以選擇題及實驗探究題的方式出現,深入考查探究實驗中的一些延展規律,屬于中高難度題目。主要分為四種類型:
①成虛像時,物距、像距大小與成像大小之間關系的判斷
[規律方式]假如像距小于物距,這么像為倒立、放大的虛像;假如像距大于物距,這么像為倒立、縮小的虛像;假如像距等于物距,這么像為倒立、等大的虛像。以上規律反之也創立。
②成虛像時,物距、像距變化與成像大小變化關系的判斷
[規律方式]當物體漸漸緊靠凸透鏡時,所成虛像會遠離凸透鏡,且同時像會變大,即〝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當u>2f時,f
③物距、像距與凸透鏡焦距之間關系的判斷
[規律方式]通常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按照物距及像距大小判定焦距范圍;二是按照物距或像距及像的性質判定焦距范圍。不管哪種情況都須要歸結到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中來,所以要明晰:當u>2f時,f2f,成倒立、放大的虛像,將物距或像距代入即可求解。
④像不在光屏中央時,調節器材方向的判斷
[規律方式]一是物體的像成在光屏上方時,蠟燭、光屏須要向下調節,凸透鏡向上調節;物體的像成在光屏下方時,蠟燭、光屏須要向上調節,凸透鏡向下調節。
?類型一物距、像距大小與成像大小之間關系的判斷
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1-ZT-1所示,此時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假定保
持凸透鏡位置不動,將蠟燭移到光具座的35cm刻度處,對于此時像的性質判定正確的選項是()
圖1-ZT-1
A、一定是放大的像
B、一定是縮小的像
C、可能是倒立的像
D、可能是正立的像
2.2019·山西改編小明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時,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放大的像,之后他把燃燒的蠟燭和光屏互換位置,這歲月屏上能看見()
A、倒立、放大的像
B、倒立、縮小的像
C、正立、放大的像
D、正立、縮小的像
3.如圖1-ZT-2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中,燭焰在圖示位置時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倒立、(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虛像。現將蠟燭沿主光軸向遠離凸透鏡的方向聯通,要使燭焰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這么光屏應沿主光軸向________(選填〝遠離〞或〝靠近〞)凸透鏡的方向聯通。
圖1-ZT-2
?類型二物距、像距變化與成像大小變化的關系
4.2019·棗莊在做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將燃起的蠟燭順著光具座,從凸透鏡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點聯通,在此過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變化情況是()
A、像和像距都逐步變大
B、像和像距都逐步變小
C、像逐步變大,像距逐步變小
D、像逐步變小,像距逐步變大
5.2019·常德結業了,小明與全班朋友用膠卷照像機照了合照后,接著照一張獨身像。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A、小明應遠離鏡頭,同時膠卷應緊靠鏡頭
B、小明應緊靠鏡頭,同時膠卷應遠離鏡頭
C、小明在單反中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虛像
D、小明在單反中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實像
6.小明用同一個單反給同一座古塔拍了四張合照,拍攝以下哪張相片時鏡頭伸開最長()
圖1-ZT-3
7.某班朋友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記錄并勾畫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跟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之間關系的圖像,如圖1-ZT-4所示,以下判定正確的選項是()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6cm
B、當u=12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小的像
C、當u=20cm時,成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按照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2cm處聯通到24cm處的過程中,像逐步變小
圖1-ZT-4
?類型三物距、像距與凸透鏡焦距之間關系的判斷
8.2019·常州用手機看視頻,圖象太小,屏幕放大器(凸透鏡)來幫忙,小明通過透鏡可見到放大了的圖象,如圖1-ZT-5所示。手機距離透鏡1
5cm,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
A、20cm
B、15cm
C、10cm
D、5cm
圖1-ZT-5
9.2019·黔東南州小露朋友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出現了如圖1-ZT-6所示的情形,這么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A、3cm
B、6cm
C、9cm
D、20cm
圖1-ZT-6
10.某同事在做透鏡成像的實驗時,將一支燃起的蠟燭置于距離透鏡20cm的地方,當它向透鏡聯通時,其倒立的像聯通速率小于蠟燭聯通速率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作圖題,這么可判定此透鏡()
A、是凸透鏡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作圖題,焦距為20cm
B、是凸透鏡,焦距可能為15cm
C、是凹透鏡,焦距為20cm
D、是凹透鏡,焦距可能為15cm
1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時,當燭焰離透鏡13cm時成放大的虛像,當燭焰離透鏡8cm時成放大的實像,這么這個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A、4cm
B、6cm
C、7cm
D、12cm
?類型四像不在光屏中央時,調節器材方向的判斷
12.2019·大連改編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1-ZT-7所示時,在光屏的中央承接到了燭焰的像。這么以下說法錯誤的選項是()
圖1-ZT-7
A、光屏上的像與拍照機成的像性質相同
B、假設只下降凸透鏡,光屏上的像會向下聯通
C、假設只將蠟燭向左聯通,光屏上都會承接到像
D、假設只將凸透鏡向左聯通,光屏上都會承接到像
13.2019·廣東如圖1-ZT-8所示,小李用燃起的蠟燭、凸透鏡和光屏進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凸透鏡的焦距為12cm。
圖1-ZT-8
(1)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要使光屏承接到一個倒立、____的清晰虛像,具體的操作是:首先將光屏往右聯通,,直至找到最清晰的像,日常生活中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借助這一原理制成的。
(2)當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會變短,燭焰的像會往聯通,偏離光屏中心。
(3)請你強調用燭焰作為發光物體完成〝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存在的兩點不足之處:
①;
②。
解讀詳析
1.A
2.B
3.放大緊靠
4.A[解析]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的虛像,且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成的像也越大;所以將蠟燭從二倍焦距外的地方逐步向凸透鏡的焦點緊靠的過程中,像距逐步變大,像逐步變大。
5.B
6.D[解析]按照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成的像越大,此時的物距越小,像距越大。由圖可知,圖D像最大,鏡頭伸開最長。
7.D
8.A[解析]由圖可知,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實像,所以u<f,所以f>15cm。
9.C[解析]由圖可知,物距u=50cm-14cm=36cm,得到燭焰倒立、縮小的虛像,像距v=12cm,這么???36cm>2f,f
10.B11.D
12.C[解析]由圖可知,此時物距小于像距,這么成的是倒立、縮小的虛像,與拍照機的成像情況相同,故A正確;假定只下降凸透鏡,因為經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這么像會向下聯通,故B正確;假定只將蠟燭向左聯通,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像變小,須要聯通光屏能夠承接到像,故C錯誤;假定只將凸透鏡向左聯通,由于物距降低,像距減小,在適當位置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虛像,故D正確。
13.(1)放大在承接到像的位置左右聯通光屏,比較像的清晰度投影儀
(2)上
(3)①很難判定燭焰所成的虛像是否與燭焰左右相反②燭焰的形狀不穩定造成成像不穩定
[解析](1)由圖知,物距u=15cm,處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這么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虛像,操作時應將光屏往右聯通,觀察光屏上的成像情況,直至找到最清晰的像;投影儀就是借助這一原理制成的。(2)當蠟燭變短后,按照凸透鏡成倒立虛像的特性,燭焰的像會往上聯通偏離光屏中心。(3)用燭焰作為發光物體,不足之處如下:①燭焰容易受風影響而搖晃,進而使成在光屏上的像不穩定;②蠟燭燃燒會變短,致使燭焰在光屏上的成像位置偏離光屏中心,甚至會偏離光屏;③燭焰的像與燭焰是否左右相反不易觀察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