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數學涉及的熱的基本概念比較簡單。 如果你已經對熱理論有了比較清晰的概念,本文完全可以跳過,敬請關注本期后續內容。 如果還沒有學過或者時間長了沒什么印象電功率的定義是什么?,想了解更多可以上網搜索一下,學習的資源比較多。 如果不想花太多時間深入研究,應該對本文整理的熱理論基本概念有深刻的理解。 相信對后續電子技術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
1、電路(英文:)也叫電子電路。 它是由電氣設備和元器件以一定形式連接起來,為電荷流動提供通路的整體。 它也被稱為電子電路或電路。
通過右圖可以直觀的了解電路相關的基本概念:
電路串并聯、電路路徑、短路和開路。
電路基本概念圖
2、電流(英文:),在電子技術中有時稱為電勢差或電勢差,是判斷單位電荷在靜電場中由于電勢不同而形成的能量差的數學量。 其大小等于單位正電荷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從A點到B點所做的功,電流的方向定義為從高電位到低電位的方向。 電流的國際單位制為伏特(V,簡稱伏特),常用的單位有微伏(μV)、毫伏(mV)、伏特(V)、千伏(kV)等。
3、內阻(英文: ),一般用“R”表示,電子在物體中做定向通訊時會遇到約束。 這些約束條件稱為電阻值,代表導體對電壓約束條件影響的大小。 常用的單位有:歐姆(Ω)、千歐姆(κΩ)、兆歐姆(μΩ)等。電阻值有多種類型,從構成材料上看,有碳內電阻、碳膜內電阻、金屬膜內電阻、線繞內阻等。按結構分,有固定電阻、可變內阻和電位器三種。 后面會介紹不同類型內阻的知識。
常見的碳膜內阻和金屬膜內阻
內阻串聯:串聯電路的總內阻等于各串聯內阻之和,即:
R總計=R1+R2+R3+...
內阻的串并聯:并聯電路中總內阻的倒數等于各內阻倒數之和,即:
1/R 總計 = 1/R1+1/R2+...+1/Rn
大功率、繞組內阻和陶瓷金屬芯片內阻
4、電壓(英文:)一般用“I”表示(有大小寫區別,后面會介紹),指單位時間內通過導體任意橫截面的電量時間。 稱為電壓硬度,簡稱電壓,單位為安培(A)。 熱學上規定,正電荷流動的方向就是電壓的方向。 常用的單位有:千安(kA)、安(A)、毫安(mA)、微安(μA)。
換算關系:1kA=1000A,1A=,1mA=1000μA。
5、歐姆定律:在同一電路中,通過導體的電壓與導體兩端的電流成反比,與導體的內阻成正比。 即:I=U/R
常用的變體公式有:U=IR 或 R=U/I
圖形歐姆定律
該定理是電子技術中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定理,必須理解和掌握其含義。
6.電功與電力
電能(功率)表
電功:電能轉化為其他各種形式能量的過程,可以說是電壓做功的過程。 轉化多少電能就是電壓做了多少功,即電功有多少。 電功率公式:W=UIt
電功的單位:焦耳,簡稱焦耳,符號J; 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時作為電功的單位,又稱“度”,即:
1度=1kw.h=1000w×3600s=3.6×106J
電功率:電壓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稱為電功率。 表示耗電量快慢的數學量,用P表示,單位為瓦特(Watt)電功率的定義是什么?,簡稱“瓦特”,符號為W,常用:千瓦(KW)。
估算方法:P=W/t=UI。
對于純內阻電路,也可以用公式P=I^2*R和P=U^2/R來估算電功率。
其他的如電場、磁場、電磁感應等熱學相關的知識,我們以后用到的時候再補充。 掌握了以上基本概念后,我們就可以開始我們的電子技術學習之旅了。 讓我們拭目以待!
記住:越努力,越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