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了解電功和電功率的估算公式,了解焦耳定理,并能用其解釋生產、生活中的電功和電熱現象;
2、通過理論推導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電功率定義式和變形式,明確化學源于生活,走向生活。
2、教學重點
重點:電功、電力和焦耳定理。
難點:其推演過程。
三、教學流程
1.新增類導出
班主任問:功和能量轉化有什么關系?
中學生回答:功是能量轉化的計量。
班主任問: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量的過程就是電壓做功的過程。 那么電壓做功的本質是什么呢? 如何估計做功電壓的大小? ——《電功、電功率與焦耳定理》。
2、新課教學
A。 電力工作和電力。
班主任提問:你以前學過的電壓定義是什么?
中學生回答:I=Q/t。
圖片顯示:電路線內部充電連接的放大圖。
班主任提問:請結合電壓定義公式,說出t時間內通過該電路的電荷總數。
中學生回答:Q=It。
班主任提問:如果這個電路左右兩端的電位差為U,那么電荷從左向右走時,靜電力做功是多少?
中學生回答:W=UIt。
班主任分析:一段電路中的電壓所做的功等于電路兩端的電流U、電路中的電壓I和通電時間t的乘積。
班主任總結:
(1)電功:是導體中恒定電場對自由電荷的靜電力所做的功。
(2)電功率:單位時間內電壓所做的功稱為電功率。 用P代表電功率。
b. 焦耳定理。
小組討論(2人同桌,3分鐘電功率定義式和變形式,結合信息卡):純內阻電路中電功率與電熱的關系。
一位中學生回答:當電壓確實通過純內阻電路工作時,所有的電能都轉化為導體的內能。 該電路中電壓所做的功W等于該電路發出的熱量Q。
班主任總結:根據歐姆定理I=U/R,代入電功率多項式后可得到熱量Q的表達式Q=I2Rt。
班主任講解:焦耳定理——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壓的平方成反比,與導體的電阻和通電時間成反比。
C。 火電。
班主任解釋:單位時間的發熱量一般稱為熱功率。由上式可得熱功率P的表達式
3、鞏固提高
例1、某電機,線圈內阻為0.5Ω,當其兩端施加的電流為220V時,通過其的電壓為10A。 電機每分鐘做多少機械功?
4. 作業總結
小結:中學生總結本課內容。
作業:梳理區分純內阻電路和非純內阻電路中電功、熱功、電功率和熱功率的關系和估算公式。
4、黑板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