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名稱:橢圓光度法檢測薄膜長度和折射率(一)
前言:
橢圓光度術廣泛用于固體基底上介電薄膜的檢測。 現有測量薄膜長度的方法中,它是能夠檢測最薄且精度最高的一種。 檢測范圍從0.1nm到幾個μm,比干涉測量的檢測精度低三個數量級以上。 它可以同時檢測薄膜長度和折射率。
橢偏儀有著廣泛的應用,是表面科學研究的重要工具。 本實驗通過檢測多片介質薄膜的長度和折射率,掌握了橢偏儀的原理和技術。
實驗名稱:橢偏儀檢測薄膜長度和折射率實驗日期:2006年3月29日
姓名: 王燦輝 學號::
實驗原理:
當光束以一定的入射角照射到薄膜系統表面時,光線會在多層介質薄膜的界面處發生多次反射和折射。 反射光束的振幅和相位變化與薄膜的長度和折射率有關。 如果入射光束是橢圓偏振的,例如激光器發出的單色光是橢圓偏振的,投射到樣品表面上,通過觀察反射偏振的變化就可以確定薄膜的長度和折射率狀態(包括幅度和相位)。 。
在晶圓表面設置均勻透明的同性薄膜系統,如右圖所示,Φ0為入射角光折射后波長變化,Φ1和Φ2為薄膜與基板之間的折射角,no為空氣折射率,n1為薄膜折射率,n2為基材折射率。 入射光在兩個界面處來回反射和折射,由多束光束合成總反射光。 光的電矢量和磁矢量分別分為兩個分量,光波在入射面上的分量稱為P波,在垂直入射面上的分量稱為S波。 根據菲涅爾反射公式,可以給出P波和S波的幅度反射系數(rP,rS)。 對于氣膜界面 (I):
根據折射定理,Φ1和Φ0應滿足以下關系:
對于薄膜硅襯底界面(II),類似地,存在上面確定的關系式。 因此,任意兩相鄰反射光之間的光程差可計算為:
該光程差引起的相鄰兩級反射光的相位差為2δ,則:
由于薄膜的上下表面多次反射和折射光線,所以我們在空氣中看到的就是多次反射光相干疊加的結果。 介紹P波和S波的全幅反射系數:
根據多波束干涉理論,可得全振幅反射系數:
定義Ψ、△兩個參數:
Ψ 和 △ 具有稱為橢圓角的角度尺寸。 tgΨ表征反射光相對于入射光的相對振幅的變化,稱為振幅衰減比或相對振幅衰減。 △表示P波和S波穿過整個膜系后的相位連接差,△P和△S表示P波和S波各自的相位連接值,θP和θS表示P波的相位和S波。 令G代表反射率。
這個公式稱為橢圓偏振多項式,它代表薄膜長度d和折射率n; 以及光偏振態的變化(Ψ,△)
之間的關系。 薄膜長度和折射率的檢測歸結為反射率的檢測。 橢圓偏光法檢測薄膜長度和折射率的基本原理是通過實驗測量Ψ和△,然后根據上述關系確定薄膜長度d和折射率n1。 Ψ、△這兩個參數定義公式包含較多數學量,檢測較為復雜。 為了簡化問題,一般對實驗條件進行單獨限制:
(1) 入射光為等幅橢圓偏振光折射后波長變化,P波和S波的振幅相等。 這樣,Ψ僅與反射光的振幅比有關,并且可以根據檢偏器的方位角計算出來。
(2)使反射光線偏振,即反射光的P波和S波之間的相位差。 這樣,Δ僅與入射光的P波和S波之間的相位差有關,可以從偏振器的方位角計算出來。
實驗儀器與實驗技能
橢圓偏振儀的簡要配光及光路圖如右圖所示:
圖中,由于波片與入射面傾斜450°,因此入射光呈等幅橢圓偏振。
其檢測原理和技術如下:激光器發出的單色自然光經起偏器產生線偏振光,
補償器(1/4波片)將線偏振橢圓偏振,然后將其射到待測樣品表面。反射光通過反射孔徑
步入偏光鏡,調節偏光鏡2,總找到一個使入射橢圓偏振向反射方向改變的方位角P
變為線性偏振。 旋轉檢偏器7使其消光,此時起偏器處于方位角A的位置,其光傳輸方向和線路
偏振光是垂直偏振的。 首先通過觀察窗觀察焦點強度的變化,然后在光強度最弱時切換到光電流觀察。
光電倍增管將光能轉化為電能,微安表頭通過微電流放大器指示出最弱的光電流(光強)。
這樣就可以準確判斷消光狀態,并測量消光狀態下起偏器和檢偏器對應的(P,A)值,從而
測定入射橢球偏振和反射線偏振的振幅比和相位差,從而得到被測樣品的表面膜
長度和折射率。
儀器正常使用時,不要隨意調整和校準,特別是1/4波片,更不允許折疊或旋轉。
以避免檢測偏差。
實驗內容:
本實驗測試的樣品為Si和SiO2。 硅是一種吸收介質,因此具有復雜的折射率。 對于波長為6328A、n=3.9-0.02i的He-Ne激光器,實驗中取入射角Φ0=700。
檢測過程中,激光器的輸出光功率應穩定。 因此,在檢測開始前必須將激光管照射半小時。
判斷消光狀態有兩種結構:目視檢查和光電測量。 為了保護光電管,應先用目視檢查,從觀察窗觀察反射光斑。 光斑應該是一個完整的圓形亮點。 當樣品臺旋轉時,亮點不應旋轉或出現不完整。 旋轉偏光鏡直至光點消失或最暗,然后切換到光電測量。 當光電流指標達到最小值時,將開關旋鈕旋至觀察窗位置,然后讀取起偏器P和檢偏器A的讀數(P、A)。光電池的高壓為600-900伏,通常在700伏左右。
對于樣品上的同一點,有兩組偏光鏡和檢偏鏡的刻度值,使反射光處于消光狀態。 對這兩組(P,A)進行數據處理。 得到△和Ψ,通過列線圖、數據表和計算機程序估計,最終得到長度和折射率。
1. 根據檢測到的兩個組 (P,A) 估計 △ 和 Ψ:
根據儀器選擇的坐標系,必須將檢測到的兩組(P、A)通過適當的變換進行平均,然后計算出△和Ψ。 步驟如下:
(a)區分(P1A1,)和(P2,A2):首先根據分析儀的方位角范圍區分A1和A2; A1對應的偏光片方位角稱為P1,A2對應的方位角稱為P2,讀取范圍表示如下:
A1:0-90o 之間 P1:0-180o 之間
A2:90-180o之間 P2:P2=P1±90(當P2>0時)
(b) 根據以下公式將(P2,A2)轉換為(P2',A2')
(c) 平均(P1,A1)(P2,A2),即:
通過上述換算,P和A的讀取范圍為:
(d) △和Ψ的估計公式:
實驗數據形式及數據處理:
1、SiO2的檢測數據及計算機估算:
熱阻“P2”
.69O67.50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