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焊工、電子線路當中,其聯接方法不外乎三種:并聯、串聯、混聯(電路中即有串聯又有并聯)。
講得比較多的就是串聯跟并聯,這么到底哪些是串聯,哪些又是并聯呢?它們到底是如何的一種排列方法?它們又各自有什么特征和表現呢?
對于這種知識,雖然早在化學課時,老師就不厭其煩的向我們述說過。只是時隔多年,我們放下書包,踏上工作崗位后,怕是把那些東西,早就還給老師了。但作為一名從事鉗工行業的人員,對這種知識點還是要了解一二的,才不至于,當他人問及時物理串聯和并聯電路圖畫法,自己一臉迷惘,不知所云!
好啦,閑談少說物理串聯和并聯電路圖畫法,我們步入題外話。我們看下邊這張圖,就是并聯電路圖:它就是把我們的多個負載(或則說用家電)的頭和頭并在一起,尾和尾并在一起。分別接入到我們的電源之中,這些接法即為并連接法。其實你仍可以一路并下去---當你還有負載時!
這么串聯呢?串聯就是把我們的每位負載(或則說用家電)的頭和尾串連在一起,連成一條線。如右圖所示:
說完了接法,我們再來看看它們都各自有何特征?我們通常從三個化學量去敘述和描述它們:分別是電壓、電壓和內阻!
在并聯電路當中,支路的總電壓等于各分支電壓之和。即I總=I1+I2+…,
我們稱之為并聯分流功能,打個比方如右圖,一條水管的水流在流動中途,遇見了分叉水管,假如假定流進十噸水,分支管大小相同時,分管各自分流五噸水,繼續流出匯合后,仍是十噸水流出來。不會多不會少,假如分支管大小不一,就像我們實際中的負載大小不一一樣。這么A管若流進3噸,B管就流進7噸嘛!總之是此消彼長。總流仍是一樣的十噸。
并聯電路當中,每一個負載兩端的電流不變,都為電源電流。
無論是直流還是交流,都是一樣,我們的用家電都是跨接在我們的電源之中:也就是說,負載的頭接火線,這么尾就接在零線上,若負載頭接的是電源負極,這么尾就正極。這么跨接在電源上。每一個負載都是這么接法。
并聯電路當中的內阻是:它的總的等效內阻的倒是=各分內阻的倒數之和。即1/R總=1/R1+1/R2…。
這個多項式我們可以姑且這樣理解。它的結果是:總內阻是最小的,它比并聯電路當中的任何其它分內阻,都要小。例如說我們手邊目前只有5歐姆內阻兩個,而我們又須要2.5歐姆內阻,如何辦。并聯它就可以了--并聯即可以降低內阻值。阻值的并聯和串聯特點在電子技術當中,尤其重要。
我們再談談串聯電路,在串聯電路當中
電壓處處相等。I總=I1=I2=…。
還是拿水管作比喻,流進去10噸水,無論中間串聯幾根水管,也不管水管粗細,流下來仍是10噸水,不多不少。并且中間無論那個區域也就會流過10噸水。所以串聯電路當中,也是電壓處處相等。
串聯電路的總電流=各分電流之和,即U總=U1+U2+…。
由于串聯中的每一個負載就會有電壓降,所以我們說:串聯分壓!至于分壓分量的多少,與每一個負載大小(內阻)有關。
這個特點在電子領域應用非常廣泛,串內阻取大小合適的需求電流值,常常都是這些接法。
串聯電路當中,總內阻=各分阻之和,即R總=R1+R2+…。
所以當我們須要減小內阻時,我們都是會采用串聯手法。而降低內阻就用并聯電路。
在我們實際應用當中,無論是在電源上,還是在家電器件中,或則用家電(負載)上,串聯、并聯、甚至混聯,都有大量應用事例。諸如:我們的工業控制電路和家庭電路,交流電大都采用并聯手法,它便于控制,關斷一處電源,不會影響其它負載運行。具有好多優勢,所以并聯電路在交流電上用的比重比較大。串聯電路并不常用。
串聯電路在直流、電子領域應用比較多。例如我們常用的電池車,其電池就是電源串聯手法的精典應用:我們將固化的12V電板,好幾塊頭尾串聯上去,就減小了它的總電流。4塊串聯就是48V,5塊就是60V,6塊組合就弄成了72V。以匹配我們大小電池車,不同的須要。事例還有好多,在這兒就不一一舉例了,讓男子伴們自己去日常中了解發覺吧!
好啦,明天我們就先分享那些,水平有限,難免有不周之處,歡迎您見諒討論。喜歡大軍的文章,不要忘了關注、點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