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資料教育資料教育資料第3節(jié)平面鏡成像(總分:50分時間:40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包括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1.“大黃鴨”來到中國,下述能正確表示“大黃鴨”在水底所成倒影的是()2.當(dāng)你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用左手寫字,且正在向右聯(lián)通筆時,鏡中的像正在()A.用左手寫字,往右邊聯(lián)通筆B.用左手寫字,往左邊聯(lián)通筆C.用右手寫字,往右邊聯(lián)通筆D.用右手寫字,往左邊聯(lián)通筆3.如圖所示,小柯采用透明玻璃板、蠟燭等器材探究“平面鏡成像特性”。下述關(guān)于該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實驗時選用的兩支蠟燭大小應(yīng)相同B.透明玻璃板擺放應(yīng)當(dāng)與紙面垂直C.若把光屏置于B位置,蠟燭的像可以呈現(xiàn)在光屏上D.該實驗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下療效更好4.小明在某超市買鞋,他選了一雙新鞋在垂直的試鞋鏡前試穿,如圖所示,但在鏡中他看不到自己穿著的新鞋的像,為了見到,他應(yīng)當(dāng)()A.下蹲或彎腰B.使身體離穿衣鏡遠(yuǎn)一些C.使身體離穿衣鏡近一些D.把穿著鞋的腳壓低一些5.檢測視力時,人與視力表的距離要求為5m,因為醫(yī)務(wù)室屋子太小,大夫首先將視力表貼在一面墻壁,之后在旁邊墻壁正對著視力表掛一大平面鏡,視力表到穿衣鏡的距離為3m,檢測視力時()A.人應(yīng)面對鏡而坐,人與鏡的距離為2mB.人應(yīng)面對鏡而坐,人與鏡的距離為2.5mC.人應(yīng)面對視力表而坐,人與視力表的距離為2mD.人應(yīng)面對視力表而坐,人與視力表的距離為3m6.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性的過程中,小明把四個模型分別面對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與物左右位置的關(guān)系。
其中才能達(dá)到實驗?zāi)康牡氖?)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小題,每空2分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教案,共16分)7.(4分)王芳朋友站在平面鏡前3m處,她的像到鏡面的距離為m,現(xiàn)將一塊和鏡面一樣大的木板置于穿衣鏡前面1m處,如圖所示,這時她(選填“仍能”或“不能”)在鏡中看見自己的像。8.(4分)小東以1.5m/s的速率向掛在墻壁的平面鏡行進(jìn),則鏡中的像向他緊靠的速率是m/s。小東凈高1.6m,他在鏡中的像的高度為m。9.(4分)有一挽聯(lián),下聯(lián)是“月浮海面,撈到水中月還沉”,人們聽到“月浮海面”的情境,是因為光的而產(chǎn)生的月亮的像(選填“實”或“虛”)。10.(4分)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性的實驗裝置。為了比較像與物體的大小關(guān)系,應(yīng)選擇蠟燭和D蠟燭。若在實驗中無論如何聯(lián)通該蠟燭也未能在桌面上與D蠟燭的像重合,誘因可能是。三、作圖題(本題包括2小題,每圖4分,共8分)11.如圖所示,在練功房里,小紅朋友借助平面鏡來幫助矯治街舞坐姿。畫出她的腳上B點的光線經(jīng)過平面鏡后步入人眼A點的光路圖。12.如圖所示是人眼看到A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A′的示意圖,請確定物體A的位置并畫出入射光線。四、實驗探究題(本題包括1小題,每空2分,共8分)13.(8分)用如圖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特性,請為以下實驗步驟排序:a.移去蠟燭B,在B的位置放一光屏,不透過玻璃板,直接觀察光屏上有無蠟燭的像;b.燃起一支小蠟燭A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教案,豎直立在玻璃板上面。
將另一支沒有燃起的同樣的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邊,聯(lián)通到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c.記下蠟燭A和B以及玻璃板的位置;d.移去玻璃板、蠟燭A及光屏,用直線聯(lián)接A和B的位置,用刻度尺檢測它們到玻璃板位置的距離。(1)以上實驗步驟合理的次序是。(2)步驟a中觀察光屏上有無蠟燭的像,這樣做的目的是。(3)若將顯示時間為的電午時鐘置于平面鏡之前,則平面鏡中看見時鐘顯示的時間是。(4)請你舉出一個平面鏡在我們生活中應(yīng)用的例子:。參考答案1.C2.C3.C4.A5.A6.A7.3仍能8.31.69.反射虛10.B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11.12.13.(1)bcad(2)看是虛像還是實像(3)10:51(4)對鏡梳毛發(fā)(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