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龍生
地區:湖南省-廣州市-梅州市
中學:梅州市良垌小學
共1課時
第2節二力平衡中學數學人教2011課標版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曉得二力平衡及二力平衡的條件.
(2).理解物體的慣性,能敘述牛頓第一定理.
(3).曉得哪些是運動狀態的改變,曉得力是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誘因
2、過程與方式:
讓中學生能懂得“改變”物體運動狀態與遭到外力之間關系,在獲得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通過理智剖析以及科學的推理因而獲得規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中學生從觀察生活出發,探索科學真知,培養中學生熱愛科學,敢于發覺問題,提出問題的科學指責精神。
2學情剖析
后面早已學習了運動的相關知識,中學生的理解與接收還可以,本節課在備考前一節所學內容的基礎上,將本章內容做一個整體的備考。
3重點難點
二力平衡及二力平衡的條件
4教學過程4.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中考要求
高考要求
1、能敘述牛頓第一定理,理解物體的慣性。
2、知道二力平衡的條件。(重點)
3、了解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誘因。
活動2【講授】考點知識梳理
考點一、牛頓第一定理
內容:一切物體在的作用時,總保持
或的狀態.
力與運動的關系:物體的運動力來維持,力是
___的誘因.
考點二、慣性
慣性: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特點.一切物體都有慣
性,慣性大小與物體的有關.
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二力平衡的條件教案,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與物體是否遭到外力,處于何種狀態無關
考點三、二力平衡
1.概念:假若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只有兩個,且物體處于
狀態,就說這二力平衡.
2.條件:兩個力作用在物體上,且、
,以及作用在直線上.
3.互相斥力:
兩個力作用在物體上
活動3【練習】中考典例精析
例1(2014.廣東)對牛頓第一定理理解,下述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B、物體不受力的作用時,也能運動
C、物體遭到力的作用,運動狀態一定改變
D、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一定是遭到了力的作用
例2(2011年廣州)關于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以下表述中的兩個力屬于一對平衡力的是()
A.月球對物體的吸引力與物體對月球的吸引力
B.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與物體的重力
C.物體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
D.物體對地面的壓力與物體的重力
第2節二力平衡
課時設計課堂實錄
第2節二力平衡
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中考要求
高考要求
1、能敘述牛頓第一定理,理解物體的慣性。
2、知道二力平衡的條件。(重點)
3、了解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誘因。
活動2【講授】考點知識梳理
考點一、牛頓第一定理
內容:一切物體在的作用時,總保持
或的狀態.
力與運動的關系:物體的運動力來維持,力是
___的誘因.
考點二、慣性
慣性: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特點.一切物體都有慣
性,慣性大小與物體的有關.
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與物體是否遭到外力,處于何種狀態無關
考點三、二力平衡
1.概念:假如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只有兩個,且物體處于
狀態,就說這二力平衡.
2.條件:兩個力作用在物體上,且、
,以及作用在直線上.
3.互相斥力:
兩個力作用在物體上
活動3【練習】中考典例精析
例1(2014.山東)對牛頓第一定理理解,下述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B、物體不受力的作用時,也能運動
C、物體遭到力的作用二力平衡的條件教案,運動狀態一定改變
D、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一定是遭到了力的作用
例2(2011年廣州)關于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以下表述中的兩個力屬于一對平衡力的是()
A.月球對物體的吸引力與物體對月球的吸引力
B.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與物體的重力
C.物體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
D.物體對地面的壓力與物體的重力
Tags:2節,二力,平衡,優質,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