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鏡成像實驗考點1、實驗前,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沿面上,燃起蠟燭,調節(jié)2、若在實驗時,無論如何聯通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緣由有:蠟燭在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光具座寬度3、實驗推論:(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五種情況四項內容)置于桌的高度,使5、如右圖所示,讓一束平行光正對著凸透鏡,聯通光屏,直至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得出該凸透鏡的焦距為cm.6、如右上圖所示,把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置于光具座上,燃起蠟燭,將兩者中心調到,當蠟燭距凸透鏡的距離為原理,人們制成的光學儀器是、凸透鏡、光屏在光屏上得到35cm聯通光屏至圖示位置,了一個清晰的的虛像;若對換蠟燭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一個清晰的像,據此把凸透鏡換成焦距為40cm的,保持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聯通光屏,8、在凸透鏡成像過程上將測得的物距和像距的變化關系畫出圖像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此凸透鏡的焦距是到清晰的像,應當把光屏向5cm,要想在光屏上再度得(選填“左”、“右”)聯通一段距離,像9、在右圖中,保持凸透鏡不動,把蠟燭往右聯通(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0、如右上圖所示的實驗現象可以說明屏的位置不動,應使蠟燭見到燭焰清晰的像。11、某小組朋友探究凸透鏡成像特性,其中的成像特性(選填“照相機”、“幻燈機”或“放大鏡”);若將散光墨鏡置于蠟燭與凸透鏡之間,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了,若保持凸透鏡和光近”、“遠離”)凸透鏡,則又能在光屏上凸透鏡的焦距為15cm.她們進行實驗的同時在座標紙上記錄蠟燭與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圖。歲月屏上得到的都是倒立、的虛像.生活中借助這個30cmcm1)從圖中可以看出,蠟燭在位置成像特性制成了2)和其他小組交流后發(fā)覺,當蠟燭在距透鏡外處.并且,當她們把蠟燭置于因是像距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她們采用了兩種做法.更換凸透鏡,光屏上又出現了清晰的像,_____,此透鏡焦距(選透鏡,在光具座上聯通光做法一:保持蠟燭和透鏡的位置不變,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做法二:保持蠟燭和透鏡的位置不變,在蠟燭和透鏡之間再放置一個屏,光屏上又出現了清晰的像.4)當小明將一個點光源置于凸透鏡主光軸上距離凸透鏡光屏,將看見的現象是15cm的位置上,之后在凸透鏡另左側聯通15-30cm之間時,像均成在透鏡另左側距透鏡位置時,在光具座上無論如何聯通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這表明像距變了,由此推測更換的凸透鏡會聚光的能力較12、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特性”的實驗過程中,進行了以下操作:1)小明將蠟燭、凸透鏡、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圖甲所示。
他調節(jié)燭焰與光屏,使它們的中心在凸透鏡的2)若凸透鏡的焦距是位置后,再聯通光屏找像。實驗中可以發(fā)覺,當蠟燭漸漸遠離凸透鏡的過程中,為了保證光屏上能呈現燭焰清晰的像,應同時將光屏向這些像時,雙眼應從圖中凸透鏡的變小/不變)。(緊靠/遠離)凸透鏡方向聯通。/虛)像。觀察10cm,保持圖中凸透鏡的位置(光具座上“50cm”刻度處)。這么在探究2f成像規(guī)律時,應將蠟燭置于光具座上cm刻度線的右)側透過透鏡觀察。13、在實驗中,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變短,則燭焰的像會向中心。為了讓燭焰的像回到光屏中央,可以將考慮到還要完成其他成像情況的探究,應當進行的調整是14、用照像機照相時,要想成的像更大,可以采取兩種方式:15、在探究中,在凸透鏡后側界定出三個區(qū)域分段實驗,16、若實驗上將光屏換成平面鏡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視頻講解,則從側面時凸透鏡在平面鏡中成像,像與凸透鏡大小這樣做的用處是)凸透17、實驗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縮小的像,此時小明固定蠟燭和凸透鏡,在光屏和凸透鏡間放上自己所佩戴的斜視墨鏡,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需將光屏向鏡的方向聯通,此時所成的清晰像為18、小強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特性實驗,須要檢測凸透鏡的焦距,于是他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其下方20cm處的白紙上呈現出一個較小的光斑,這個現象說明:凸透鏡對光有作用;若將該透鏡向紙面再緊靠一小段距離的過程中,光斑仍然變小,由此可以判定該透鏡的焦距一定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9、為了在實驗前測定凸透鏡的焦距,小明在光具座上固定凸透鏡的位置,將光源趨緊貼凸透鏡的位置平緩向外聯通,直至光屏上的光斑此時在光具座上讀出示,該凸透鏡的焦距為,這個結果等于凸.透鏡的焦距,此時各器材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為了驗證測出的焦距值是否確切,小明提出可以左右聯通光屏,若光屏上的光斑大小不變,則測出的焦距.若往右聯通光屏,光斑變大,說明本次測出的凸透鏡的焦距比真實值拆除邊框直接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進行實驗驗證,發(fā)覺暗環(huán)一直存在20、將燃起的蠟燭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再將焦距為30cm的凸透鏡甲放置在蠟燭和屏之間適當位置,在光屏中央得到清晰的縮小虛像;在透鏡甲位置上換上焦距為20cm的凸透鏡乙,不改變蠟燭位置,)透鏡適當距離,就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虛像,此像與前一個像相比,結果是更21、設想若如下圖摘除凸透鏡中間的陰影部份后,還將蠟燭置于22、已知物體離拍照機的鏡頭比較遠,成縮小的虛像,物體離投影儀的鏡頭比較近,成放大的虛像,物體離放大鏡比較近,成放大、正立的實像。
據此小明提出的問題是:像的虛實、大小、正倒跟____有哪些關系?23、如圖所示是小明通過實驗得到的凸透鏡成像時的像距物體聯通速率____(選“大于”移動的速率.24、寧寧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1)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如圖所示,寧寧將光屏移動到刻度之間的某一位置時,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像,生活中的(選填“照相機”“放大鏡”)就是借助這一規(guī)律制成的。燭和光屏位置對調,光屏上此時若將蠟(選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選填“鏡面”或“漫”)反射。拿走斜視墨鏡,保持,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圖像,由圖象可知成虛像時物距漸漸減少,像距漸漸____.當將蠟燭置于則蠟燭能成個像;若把剩余部份重新對接在主光軸上,之后在聯通光.于是他屏的過程中,小明發(fā)覺在光屏上光斑兩側還有一個暗環(huán),他推測可能是凸透鏡的邊框引起的.你覺得暗環(huán)是怎樣產生“小于”或“等于”)像聯通的速率,當2f時,物體聯通速率____(選填“大于”2)寧寧把斜視墨鏡置于蠟燭與凸透鏡之間的合適位置,調節(jié)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視頻講解,此歲月在光屏上發(fā)生的是(選填“遠離”或“靠近”)凸透鏡。
3)燭焰通過凸透鏡成正立的像時,寧寧的雙眼應當在“蠟燭”或“光屏”)兩側向凸透鏡方向進行觀察。25、如圖,在燭焰和凸透鏡之間放一副墨鏡,發(fā)覺光屏上的像由清晰變模糊了凸透鏡和光屏位置不變,為使光屏上再度得到清晰的像,應將蠟燭將光屏向透鏡聯通適當距離后光屏上再度呈現清晰的像,則該墨鏡是____墨鏡(選填“近視”或“遠視”)26、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特性時,將蠟燭移到光具座上某位置時,無論如何聯通光屏,都未能在光屏上見到清晰的燭焰像,若不考慮光具座寬度問題,則他此時應當進行的操作是:27、實驗中,要成像的物體是燭焰而不是蠟燭,緣由是而燭焰作為成像的物體,還存在不足,請強調29、如果要估測凸透鏡的焦距,可以讓燭焰距離凸透鏡_______,此時像距就近似等于焦距。30、小莉朋友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1)實驗過程中,當蠟燭與凸透鏡的距離如圖甲所示時,在光屏上可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______的虛像,若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聯通透鏡至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