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學的學習中,知識點涉及到好多的方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你們帶來的有關于中學化學動能和勢能的轉化知識點介紹,希望還能幫助到你們。
高中數學的動能和勢能的轉化的知識點
高中數學知識點:動能
1、定義:物體因為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
2、影響誘因:物體的速率和物體的質量。
物體的速率相同時,物體的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物體的質量相同時,物體的速率越大,動能越大。
3、動能公式:Ek=mv/2(m是物體質量動能和勢能什么意思,v是速率)
注:①動能是標量;②動能具有瞬時性,在某一時刻,物體具有一定的速率,也具有一定的動能,動能是狀態量;③動能具有相對性,對不同的參考系,物體速率有不同的瞬時值動能和勢能什么意思,也就具有不同的動能,一般以地面為參考系研究物體的運動。
高中數學知識點:勢能
1、定義:勢能是存放于一個系統內的能量,也可以釋放或則轉化為其他方式的能量。勢能是狀態量,又叫做位能。勢能不是屬于單獨物體所具有的,而是相互作用的物體所共有。
2、勢能分為:重力勢能、磁場勢能、彈性勢能、分子勢能、電勢能、引力勢能等。
注:勢能大小Ep與力F、距離h(彈性勢能為x,引力勢能為r等)存在著一定的關系,既是d(Ep)/dh=F。也可以寫成Ep=∫Fdh,既是保守力所做的功的大小。
高中數學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1、運動的物體才能做功,它因為運動具有的能量叫動能;物體的運動速率越大,物體的質量越大,物體的動能就越大。
2、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1)動能和重力勢能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2)動能和彈性勢能可以互相轉化
(3)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可以互相轉化
注:判斷動能和重力勢能的變化,主要是看物體的運動速率和相對高度的變化,因為物體的質量不變。
高中數學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區別
1、動能是因為物體運動而具有的能,與質量有關,質量越大,動能也越大;還與速率有關,速度越大,動能也越大。動的東西都具有動能。
2、勢能是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與質量有關,質量越大,勢能也越大;還與高度有關,高度越大,勢能也越大。 被舉高的東西都具有的勢能。
高中數學的重力勢能的知識點
高中數學重力勢能知識點之一
重力勢能是物體由于重力作用而擁有的能量,公式為Ep=mgh((Ep為重力勢能,m為質量,g為重力加速度,在大多數情況下,h為物體距離參考平面的高度,g一般取9.8N/kg)。其中勢能Ep與力F、距離h(彈性勢能為x,引力勢能為r等)存在著一定的關系。
高中數學重力勢能知識點之二
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誘因:地球對物體的引力大小以及月球和地面上物體的相對位置決定。
(1)物體質量越大、位置越高、做功本領越大,物體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多。
(2)當高度一定時,質量越大,重力勢能越大;質量一定時,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高中數學重力勢能知識點之三
重力勢能的特征: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只與起點和終點的位置有關。
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降低;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降低;可理解為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勢能變化量的負值。
高中數學重力勢能例題解析
質量為10kg的物體從125m高處自由落下,求在下述狀態時他的動能和重力勢能。
1、開始下落時
2、下落2s末時
3、到達地面時(g取10m/s)
答:1、開始下落時
EP1=mgH=10*10*125=
EK1=0
2、下落2s末時 下落h=gt/2=10*2/2=20米
EP2 =mgH2=10*10*(125-20)=
EK2 =mV1/2=m*2gh/2=mgh=2000J
3、到達地面時
EP3=0
EK3=mVt/2=mgH=
猜你感興趣:
1.高一數學曲線運動知識點梳理
2.高一數學筆記整理
3.福建中學數學會考知識點總結
4.中學數學光電效應知識點總結
5.中學數學必背知識點
6.高中數學電壓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