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數學八年級第5章第3節“凸透鏡成像定律”教程計劃校園:班級:姓名:,基礎知識1、到物體的距離稱為物距,用字母表示。 到像的距離稱為像距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視頻,用字母表示。 2、凸透鏡成像定律:物距u與焦距f的關系 像的性質 像距v與焦距f的位置 正反收縮或放大的關系虛像或實像與物體同側或不同側u>2fu=2ff<u<2fu<f3。 凸透鏡形成的虛像與實像的分界點為; 放大虛像和縮小虛像的分界點為 。 4、凸透鏡所成的虛像總是,像與物在凸透鏡的_____(填“同”或“異”)側; 凸透鏡成的實像始終是,像和物在凸透鏡的一側(填“同”或“異”)側。 二、重點難點的突破 (一)實驗方案1.確定凸透鏡的焦距f并做記錄 方法:平行光聚焦法 2.實驗器材放置 注意:凸透鏡、蠟燭、光屏放置在同一直線上。
調整凸透鏡、蠟燭和光幕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光屏上的圖像必須明亮清晰; 多次檢查,仔細觀察,做好實驗記錄; 3、提問并解釋:如何使物體形成的像出現在光屏上? (答:調整物體,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實驗過程中要記錄什么現象和數據。 (物距凸透鏡(物距u),像距凸透鏡(像距v),倒置或正置,像的大小,虛像或實像。)(2 ) 實驗步驟: 1. 將蠟燭放在遠處,使物距u>2f,使蠟燭火焰在光幕上形成清晰的虛像,觀察虛像的大小和倒置,以及測量物距和像距(像到凸透鏡的距離)。 2、將蠟燭移近凸透鏡,使物距等于2f,重復上述操作進行觀察檢測。 3、將蠟燭移近凸透鏡,使物距在2f和f之間,即2f>u>f。 重復上述操作進行觀察和檢測。 3、將蠟燭移近凸透鏡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視頻,使物距等于f,重復上述操作,觀察是否能成象。 4、繼續靠近蠟燭,使物距u<f,能否在屏幕上得到蠟燭的圖像? 您如何觀察蠟燭的圖像? 它是真實的還是虛擬的? 觀察像的大小,上下顛倒,測量物距,估計像距。 按照上述計劃,在下表中填寫數據和觀察結果。 透鏡焦距f=實驗數物距u/cm 像性質像距v/cm 放大(縮小)正(倒)像(實像) 12343,練習1.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將一根點燃的蠟燭放在凸透鏡前26cm處,在凸透鏡的另一側左側,與光屏相連,找到蠟燭火焰的清晰影像。 這就像圖中的 ()2 。 如圖所示,如果在位于凸透鏡一側的光屏(光屏未在圖中顯示)上獲得蠟燭火焰的清晰放大圖像,則點燃的蠟燭應放在()處圖中Aa點Bb點Cc點Dd點3.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如果物體在光屏上成像距離鏡頭小于30cm,則物體與鏡頭的距離可為()A.3cmB.13cmC.23cmD。 33cm4。 在“探索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當燃燒的蠟燭、凸透鏡和光屏處于圖中所示位置時,在光屏(未圖示)上得到清晰的蠟燭火焰圖像.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20cmB。 在光屏上形成倒置放大的虛像 C. 保持凸透鏡不動,右接蠟燭,左接光屏,又可以得到清晰的像 D. 保持蠟燭和光屏靜止,將凸透鏡裝到適當位置,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放大圖像。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一班小伙伴記錄并勾畫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之間的關系。 如圖所示,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 凸透鏡的焦距為B,此時在光幕上可以得到放大的像C,此時就變成了縮小的像,照相機就是按照這個原理制作的D.在這個過程中將物體從凸透鏡連接到四個地方,為了獲得清晰的圖像,光屏應遠離凸透鏡 6. 在“探索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光屏的位置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如圖所示,在屏幕上形成清晰的圖像(圖像未顯示),透鏡的位置保持不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將蠟燭靠近鏡頭,與光幕適當溝通,光幕上總能拍出清晰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