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⑴認識彈簧測力計,了解其檢測原理;⑵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⑶會使勁的示意圖表示力。
【獨立自學】一、怎樣測量力的大小
1、測量力的工具:彈簧測力計(如左右圖)
⑴結構:彈簧測力計主要由刻度板、、指針、吊環、掛鉤組成;
⑵刻度板上的字母“N”是;
⑶該彈簧測力計的阻值是、分度值是;
⑷測量原理是。
注:彈簧的原長一般用x0表示,受力后彈簧長為x,而△x =x-x0,則△x表示彈簧的伸長量。
2、彈簧測力計的使用:使用前反復帶動彈簧,防止其卡住,摩擦,碰撞。
⑴校零:測量前使表針與對齊;(如果沒有校零,在零刻度線以上,測下來的力比實際的力,反之在零刻度線以下,測下來的力比實際的力。)
⑵被檢測力的大小應在內;
⑶彈簧伸長方向與所測力的方向在上;(防止彈簧與刻度板磨擦造成檢測不確切)
⑷讀數時,視線必須與刻度板。
3、練習:
⑴如中上圖,彈簧測力計的阻值是、分度值是;右上圖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分別是和;用手拉彈簧時,彈簧發生形變后會對手形成彈力,這個力的方向與手的拉力方向(填“相同”或“相反”)。
⑵有一彈簧測力計,當秤鉤上沒有施加力時,指針不是在零刻度線上,而是在0.2N的位置,此時用手拉彈簧測力計秤鉤,讀數為4N,則手拉彈簧的力為( )。
A.4.2N B.4N
C.3.8N D.無法判定
⑶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時,發現表針在零刻度線以上,用這個測力計測出一個力是10N,則該力的大小實際是( )。
A.大于10N B.等于10N
C.小于10N D.無法判定
⑷某同事在用已校零的彈簧測力計檢測一物體的重力時,誤將彈簧測力計上下拿反,物體掛
在了拉環上,當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是5.0N,測該物體的重力( )。
A.一定等于5.0N B.一定小于5.0N
C.一定大于5.0N D.一定不大于5.0N
二、怎樣表示力
1、力的示意圖:在受力物體上從開始,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的線段表示物體在這個方向上遭到的力。線段的寬度表示力的,箭頭表示力的。
2、步驟:⑴在受力物體上確定受力的;⑵確定力的并從力的作用點畫一條線段,并在線段末端畫上表示力的方向;⑶標出力的符號與大小。
3、畫出題中的力的示意圖練習:⑴用200N的力提起一袋糧食;⑵磚對地面的壓力為20N; ⑶斜面上有一貨車,受到沿斜面向下40N的牽引力;⑷甲用與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拉貨車,乙用40N的力水平推大車。
【當堂診學】
1、下列關于彈簧測力計的注意事項中,錯誤的是()。
A.彈簧測力計使用前必須復查表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線處
B.使用彈簧測力計時,掛鉤不能與殼體相撞
C.使用彈簧測力計前應輕輕地拉掛鉤,以防卡住
D.彈簧測力計必須豎直使用,不能傾斜
2、一個彈簧秤,將其彈簧切去原長的五分之一,然后再調好零點,用此彈簧秤去稱同一物體的重力,則彈簧秤的示數跟原先相比( )。
A.偏大 B.偏小
C.不變 D.無法確定
3、幾個朋友用同一彈簧拉力器比試腕力,如下圖所示,結果每個人都能把右手撐直,則( )。
A、每個人所使用拉力一樣大
B、臂力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C、 體重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D、手臂長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4、小明用在水平方向完成?!?”的彈簧測力計檢測一個重8N的物體是,彈簧測力計的讀數( )。
A.大于8N B.等于8N
C.小于8N D.無法判定
5、彈簧拉力器是由三根相同的彈簧并聯組成,如果將一根彈簧拉長5cm,要用15N的力,若將3根這樣的彈簧同時拉長10cm,所需的拉力是( )。
A.30N B.90N
C.45N D.50N
6自制彈簧秤時,量得彈簧原長5cm,當彈簧受5N拉力時,彈簧伸長0.5cm,則當彈簧受力后寬度變為7cm時,所受外力的大小應是( )。
A.70N B.10N
C.35N D.20N
7、小紅借助一根橡皮筋自制了一個測力計,發現它的阻值太小,只有1N,使用價值不大,小紅想提升測力計的阻值(變為2N),初步制定了以下幾種方案中可行的是( )。
A 換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變刻度達到要求
B、加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變刻度,提高阻值
C 直接改變刻度方式,把刻上1N 的地方換成2N
D、直接在1N 的地方下邊繼續按比列加刻度,直至2N
8、如圖所示,兩匹馬各用1000N 的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力彈簧測力計,則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是( )。
A、2000N B、1000N
C、500N D、0N
9、如圖所示,用兩個彈簧測力計 A、B,在水平方向相互拉,已知 B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4N,則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
A、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為4N,手的拉力為4N
B、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為4N,手的拉力8N
C、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為8N,手的拉力為4N
D、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為8N,手的拉力為8N
10、用手提著彈簧測力計下端提環時,彈簧測力計的表針正好能指在零刻度線上;如果把彈簧測力計倒轉過來,用手提彈簧測力計的掛鉤,彈簧測力計的表針指在0.5N上。則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兩種情況下手對測力計的拉力相等
B、倒轉過來后手對測力計的拉力較大
C、倒轉后手對測力計的拉力小于0.5N
D、倒轉后手對測力計的拉力大于0.5N
11、如圖是彈簧的寬度與所受拉力的關系圖像,由圖像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是;它的阻值是,彈簧原長,當拉力是6N時,彈簧的寬度是.
12、右手用5N的拉力水平往右拉彈簧測力計,如圖甲所示,此時測力計示數為;若左右手各用5N的拉力向兩側水平拉彈簧測力計拉力彈簧彈力計算公式,如圖乙所示,此時測力計示數為 N.
附答案:
【獨立自學】
一、怎樣測量力的大小
1、測量力的工具:彈簧測力計(如左右圖)
⑴結構:彈簧測力計主要由刻度板、 彈簧 、指針、吊環、掛鉤組成;
⑵刻度板上的字母“N”是 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牛頓 ;
⑶該彈簧測力計的阻值是 0-5N 、分度值是 0.2N ;
⑷測量原理是 在一定范圍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其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
注:彈簧的原長一般用x0表示,受力后彈簧長為x,而△x =x-x0,則△x表示彈簧的伸長量。
2、彈簧測力計的使用:使用前反復帶動彈簧,防止其卡住,摩擦,碰撞。
⑴校零:測量前使表針與 零刻度線 對齊;(如果沒有校零,在零刻度線以上,測下來的力比實際的力 小 ,反之在零刻度線以下,測下來的力比實際的力 大 。)
⑵被檢測力的大小應在 量程 內;
⑶彈簧伸長方向與所測力的方向在 同一直線 上;(防止彈簧與刻度板磨擦造成檢測不確切)
⑷讀數時,視線必須與刻度板 垂直 。
3、練習:
⑴如中上圖,彈簧測力計的阻值是 0-5N 、分度值是 0.2N ;右上圖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分別是 8.6N 和4.6N ;用手拉彈簧時,彈簧發生形變后會對手形成彈力,這個力的方向與手的拉力方向 相反 (填“相同”或“相反”)。
⑵有一彈簧測力計,當秤鉤上沒有施加力時,指針不是在零刻度線上,而是在0.2N的位置,此時用手拉彈簧測力計秤鉤,讀數為4N,則手拉彈簧的力為( C )。
A.4.2N B.4N
C.3.8N D.無法判定
⑶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時,發現表針在零刻度線以上,用這個測力計測出一個力是10N,則該力的大小實際是( A )。
A.大于10N B.等于10N
C.小于10N D.無法判定
⑷某同事在用已校零的彈簧測力計檢測一物體的重力時,誤將彈簧測力計上下拿反,物體掛
在了拉環上,當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是5.0N,測該物體的重力( C )。
A.一定等于5.0N
B.一定小于5.0N
C.一定大于5.0N
D.一定不大于5.0N
二、怎樣表示力
1、力的示意圖:在受力物體上從 力的作用點 開始,沿力的方向畫一條 帶箭頭 的線段表示物體在這個方向上遭到的力。線段的寬度表示力的 大小 ,箭頭表示力的 方向 。
2、步驟:⑴在受力物體上確定受力的 作用點 ;⑵確定力的 方向 并從力的作用點畫一條線段,并在線段末端畫上 箭頭 表示力的方向;⑶標出力的符號與大小。
3、畫出題中的力的示意圖練習:⑴用200N的力提起一袋糧食;⑵磚對地面的壓力為20N; ⑶斜面上有一貨車,受到沿斜面向下40N的牽引力;⑷甲用與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拉貨車,乙用40N的力水平推大車。
【當堂診學】
1、下列關于彈簧測力計的注意事項中,錯誤的是(D)。
A.彈簧測力計使用前必須復查表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線處
B.使用彈簧測力計時,掛鉤不能與殼體相撞
C.使用彈簧測力計前應輕輕地拉掛鉤,以防卡住
D.彈簧測力計必須豎直使用,不能傾斜
2、一個彈簧秤,將其彈簧切去原長的五分之一,然后再調好零點,用此彈簧秤去稱同一物體的重力,則彈簧秤的示數跟原先相比( B )。說明:彈簧“變短”,彈簧就“變硬”,這樣的彈簧秤,來稱量物體重力時,彈簧不易伸長,但刻度盤不變拉力彈簧彈力計算公式,讀數其實是變小了。
A.偏大 B.偏小
C.不變 D.無法確定
3、幾個朋友用同一彈簧拉力器比試腕力,如下圖所示,結果每個人都能把右手撐直,則( D )。
A、每個人所使用拉力一樣大
B、臂力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C、 體重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D、手臂長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4、小明用在水平方向完成?!?”的彈簧測力計檢測一個重8N的物體是,彈簧測力計的讀數( A )。
A.大于8N B.等于8N
C.小于8N D.無法判定
5、彈簧拉力器是由三根相同的彈簧并聯組成,如果將一根彈簧拉長5cm,要用15N的力,若將3根這樣的彈簧同時拉長10cm,所需的拉力是( B )。
A.30N B.90N
C.45N D.50N
6自制彈簧秤時,量得彈簧原長5cm,當彈簧受5N拉力時,彈簧伸長0.5cm,則當彈簧受力后寬度變為7cm時,所受外力的大小應是( D )。
A.70N B.10N
C.35N D.20N
7、小紅借助一根橡皮筋自制了一個測力計,發現它的阻值太小,只有1N,使用價值不大,小紅想提升測力計的阻值(變為2N),初步制定了以下幾種方案中可行的是( B )。
A 換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變刻度達到要求
B、加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變刻度,提高阻值
C 直接改變刻度方式,把刻上1N 的地方換成2N
D、直接在1N 的地方下邊繼續按比列加刻度,直至2N
8、如圖所示,兩匹馬各用1000N 的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力彈簧測力計,則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是( B )。
A、2000N B、1000N
C、500N D、0N
9、如圖所示,用兩個彈簧測力計 A、B,在水平方向相互拉,已知 B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4N,則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 )。
A、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為4N,手的拉力為4N
B、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為4N,手的拉力8N
C、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為8N,手的拉力為4N
D、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為8N,手的拉力為8N
10、用手提著彈簧測力計下端提環時,彈簧測力計的表針正好能指在零刻度線上;如果把彈簧測力計倒轉過來,用手提彈簧測力計的掛鉤,彈簧測力計的表針指在0.5N上。則下述說法正確的是(A)。
A、兩種情況下手對測力計的拉力相等
B、倒轉過來后手對測力計的拉力較大
C、倒轉后手對測力計的拉力小于0.5N
D、倒轉后手對測力計的拉力大于0.5N
11、如圖是彈簧的寬度與所受拉力的關系圖像,由圖像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是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它的阻值是 8 N,彈簧原長 2 cm,當拉力是6N時,彈簧的寬度是 5 cm.
12、右手用5N的拉力水平往右拉彈簧測力計,如圖甲所示,此時測力計示數為 5 N;若左右手各用5N的拉力向兩側水平拉彈簧測力計,如圖乙所示,此時測力計示數為 5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