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想自己備考卻不知從何下手,雖然可以從總結各個模塊的知識點入手。 可以根據教材列出自己學過的知識模塊,然后在每個模塊中填寫知識點。
如果你能根據自己學過的記憶,自己整理出一部分,實在想不起來再去查課本補上,那你就知道,這種東西你是不會的記住是你的弱點,你可以專注于準備考試。
另外,可以先整理閱讀課本上的知識點,然后把書放在一邊證明大氣壓強的小實驗,用短時記憶整理知識點,記不住的知識點補上,然后快速找到你的弱點。 .
只有通過以上方式對知識進行梳理,才能加深印象。 在梳理的過程中,知識點一定要充分理解。 整理后,可以通過做題訓練鞏固知識點,同時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
壓力
1、壓力:溶解在液體中的所有物體都受到液體垂直向下的力,稱為壓力。 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向下。 (物體也在空氣中承受壓力)
2、物體浮沉情況:(最初浸沒在液體中)
方法一:(比壓和物體重力)
(1) F 浮 G, 浮下 (3) F 浮 = G, 浮
方法二:(而不是物體和液體的密度)
(1) ρ 液體和 ρ 物質,向下漂浮(靜止時懸浮) (3) ρ 液體 = ρ 物質,漂浮。
3、壓力的原因: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其上液體向下和向上的壓差作用。
4、阿基米德原理:溶解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下的壓力,該壓力等于它所排開的液體的重力。 (浸沒在二氧化碳中的物體所受的壓力等于它排開二氧化碳所受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6、估算壓力的方法有:
(1)稱量法:F浮=G—F,(G為物體重力,F為物體溶解于液體時彈簧秤的讀數)
(2)壓差法:F浮=F下-F上
(3)阿基米德原理:F浮=G行
(4) 平衡法:F float = G (適用于懸浮和懸浮)
7.借助壓力
(1) 客船:用密度小于水的材料做成中空的,以便能排出更多的水。 這就是制造客船的原因。
(2) 潛艇:靠改變自身重力浮沉。
(3)氣球和飛艇:充滿密度大于空氣的二氧化碳。
壓力和浮力
1、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力稱為壓力。
2.浮力:物體單位面積所受的壓力稱為浮力。
3、浮力公式:P=F/S,其中p的單位為:帕斯卡,簡稱:Pa,1 Pa=1 N/m2,壓力F的單位為:N; 力面積S的單位為:m2
4、降低浮力的方法:(1)S不變證明大氣壓強的小實驗,F↑; (2) F不變,S↓; (3) F↑、S↓同時變化。 浮力降低則相反。
液體的內部浮力
5、液體浮力特性: (1)液體內部各個方向都有浮力; (2) 液體的浮力隨深度減小而減小; (3)在同一深度,液體在各個方向的浮力相等; (4)不同液體浮力也與密度有關。
6、液體浮力估算公式:P=ρgh(ρ為液體的密度,單位為kg/m3;g=9.8 N/kg;h為深度,指離自由液面的垂直距離液體到液體里面的某一點,單位是米。)
7、根據液體浮力公式:P=ρgh,液體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體積和質量無關。
8、連接器①定義:下端開口,上端連接;
②原理:當連接器內同一種液體靜止時,各容器液手均勻;
③應用:水閘、茶壺、水塔和水管、鍋爐水位計等。
(注:浮力計中的U型管不是接頭。)
大氣浮力
9、證明大氣浮力存在的實驗是馬格德堡半球實驗。
10、大氣浮力形成的原因:空氣是由重力作用形成的,大氣浮力隨高度降低而減小。
11、測量大氣浮力值的實驗是:托里拆利實驗。
12、標準大氣壓:等于760毫米水銀柱的大氣壓。 1個標準大氣壓=760毫米汞柱=1.01×105帕=10.34米火柱。
13、沸點與氣壓的關系:所有液體的沸點隨氣壓降低而升高,隨氣壓降低而降低。
14、流體浮力與流速的關系:流體中流速越大,浮力越小; 流速越小,浮力越大。
簡單機械和滑輪
杠桿
1、杠桿: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桿稱為杠桿。
2.杠桿要素:
(1)支點:杠桿轉動所繞的點(o)
(2)力:轉動杠桿的力(F1)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
(4)動力臂: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L1)。
(5)阻力臂:支點到阻力作用線(L2)的距離
3、杠桿平衡條件:功率×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寫成:F1L1=F2L2
4. 三個杠桿:
(1) 省力杠桿:L1>L2,平衡時F1
(2) 硬杠桿:L1F2。 特點是費力,但節省距離。 (如釣魚竿、理發器等)
(3)平衡桿:平衡時L1=L2,F1=F2。 特點是不省力也不費力。 (如:天平、定滑輪)
滑輪
5、定滑輪特點: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動力方向。 (本質上是一個等臂杠桿)
6、動滑輪特點:節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而且需要一段距離。 (本質上,動力臂是阻力臂杠桿的兩倍)
7、滑輪架:使用滑輪輻條時,滑輪架用幾段繩子吊起物體,吊起物體所用的力是物體重量+動滑輪重量的幾分之一。 (忽略摩擦阻力)
登錄數學學科網,學數學更簡單
(轉載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