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2330字。
第周禮拜第節年月日
課題第一節壓力和浮力執教
教學
目標1.理解壓力的概念,曉得壓力的作用療效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2.把握浮力的概念,曉得浮力的估算公式,國際單位制中浮力的單位及其意義,會進行浮力的簡單估算。
重點壓力和浮力的概念及浮力的估算
難點浮力的估算
教具演示壓力小桌,細砂、玻璃杯、質量為200克的砝碼2個。
中學生一端削尖的鋼筆
主要教學過程中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設計一.新課引入
1.請朋友們閱讀本節課文開頭的"?"和圖10-1,猜一猜二人對雪的壓力差不多,為何一個人陷下去了,另一個沒有陷下去?
2.請朋友們觀察自己的書包帶子。想一想平常背書包時,認為寬帶子好,還是系帶子好,為何?
二.新課教學
1.壓力
①壓力概念: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壓力的方向如何?
②壓力與重力的關系(結合圖10-2畫出壓力示意圖)
③演示圖10-3實驗。壓力的作用療效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
2.浮力
①壓力的作用療效用浮力來表示。
②壓強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遭到的壓力叫浮力。
③壓強估算:
④壓強單位:帕斯卡(簡稱:帕)用字母:Pa表示。1Pa=1N/m
⑤物理意義:1帕是表示每1平方米面積上遭到的壓力是1牛頓。
⑥例題(講解)
3.減少浮力或減小浮力的方式
F不變,減小SF不變,減少S
①減小浮力S不變,減少F②增大浮力S不變液體壓強實驗報告,減小F
F減少,減小SF減小,減少S
③解釋:為何書包帶要用扁而寬的帶液體壓強實驗報告,而不用細繩?
三.小結;想想議議
四.練習P1502、5;作業P1504及本節《同步練習》學生回答
總結得出推論
解釋為何
第周禮拜第節年月日
課題第二節研究液體浮力執教
教學
目標1.曉得液體浮力的形成。2.理解液體內部浮力的規律。3.培養中學生觀察實驗能力。
重點液體內部浮力的規律
難點液體浮力與液體深度及密度的關系。
教具演示玻璃圓筒、側壁開口的玻璃圓筒、橡皮膜、壓強計、水、鹽水等
中學生浮力計、200mL的燒杯、水、鹽水等
主要教學過程中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設計一.備考提問
1.哪些叫浮力?估算公式?浮力單位是哪些?10帕表示哪些意思?
二.新課教學
1.液體浮力形成緣由:液體遭到重力和具有流動性。
2.液體對它的支承物體有浮力(演示右圖1、圖2)
啟發中學生得出以下推論:
圖1:說明液體對容器底有浮力。
圖2:說明液體對容器側壁有浮力。
二.實驗
1.介紹浮力計
2.實驗步驟
①將浮力計金屬盒裝入水底,并改變橡皮膜所對的方向
推論:液體內部各個方向都有浮力。
②金屬盒中心保持在海面下3cm處,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側面。
推論:液體內部同一深度浮力相同。
③把金屬盒移至水下6,觀察U形管內液柱的變化。
推論:液體內部的浮力隨深度的降低而減小。
④改用鹽水重復②,③。
推論:液體內部浮力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3.中學生歸納液體浮力特征: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都有浮力;液體各個方向都有浮力;液體浮力隨深度的降低而減小;在同一深度液體各個方向的浮力相等,液體的浮力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三.小結
四.練習:本節《同步訓練》觀察實驗并得出液體浮力特性1。
觀察浮力U形管內液體高度差的變化。并得出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