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于1996年成為國家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物理學師范考研,物理實驗教學中心2007年以優異成績榮獲“北京市實驗示范中心”稱號,物理教育專業被評為2007年第一批國家二級專業專業。 “十一五”期間,物理學學科被納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 目前,物理系擁有物理學一級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物理學博士后流動站,包括理論物理學、凝聚態物理學、光學、粒子物理學和核物理學4個二級博士點,此外還有二級學科教育中的物理學博士點。 二級學科中,理論物理學科擁有長江特聘教授稱號。 2002年被評為第一批理論物理國家重點學科,并于2007年順利通過中期評估; 凝聚態物理2007年被評為首批國家重點學科之一。北京市重點學科。 物理系還設有“射線束技術與材料改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應用光學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2.招生目錄詳情(參考21年)
專業及方向:
理論物理
01統計物理
02非線性物理
03 引力與相對論
04生物物理學
05粒子物理與核物理理論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Ⅰ
③715量子力學
④813通用材料(動力熱電)
注冊:
本專業2021年計劃招收20人,其中推薦生11人左右。
本專業歷年錄取情況一覽表:
詳情請關注“新香旭師范大學考研聯盟”微信公眾號
三、2021年本專業考研復試細則
1、復試內容:
包括外語口語測試(自我介紹、個人綜合情況等)和專業知識問答。
復試滿分為300分。 如果復試總分低于180分,則該學生復試不及格。
總成績=初試總成績+復試總成績。
2.入學方式
根據考生專業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錄取。 總成績相同的,按照初試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錄取。 若總成績與初試成績相同,則按商科一成績從高到低順序錄取。復試不合格的考生不予錄取。
四、2018-21年度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及錄取情況
2021年:50/50/90/90/300; 初選復試18人,錄取16人。 最高分420分,最低分317分。
2020年:50/50/90/90/335; 第一志愿參加復試15人,錄取11人。 最高分419分,最低分335分。
2019:48/48/70/90/300; 初選復試7人,調整錄取5人,最終錄取12人。 最高分371分,最低分307分。
2018年:48/48/90/90/310; 第一志愿復試13人,錄取12人。 最高分412分,最低分333分。
5、第22屆考研參考書推薦
《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學、電磁學、熱學、光學)趙凱華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量子力學導論》,曾金燕,北京大學出版社;
《辛向旭-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考研筆記講義》;
6.第二十二屆研究生入學考試必讀復習指南
第一回合。 這一階段,根據考研科目,選擇合適的參考教材,有目的地通讀教材,充分熟悉。 這段時間是非常痛苦的,所以要盡量避免陷入太多的困境。 遇到確實難以理解的內容,先跳過,把握大局。 系統掌握本專業的理論知識。 對每門課程有系統的了解,搞清楚每本書的章節分布、內部邏輯結構、重點章節等。 然而,并不需要記住它。 最終基本都會達到一定的程度。
第二輪。 此階段要求考生透讀教材,攻克重點難點,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識點,根據真題找出重點內容并進行總結,并對專業課程的知識點有配套筆記、深入復習,加強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建立總體框架結構,區分重難點,基本掌握重難點。 同時,多練習參考書中相關的課后練習和習題冊,提高自己快速答題的能力,熟悉以往的考試題型,明確考試形式、題型、難度等。 要求吃透工具書的內容,做到準確定位,詳細復習所涉及的所有知識點,打好基礎,訓練思維,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第三輪。 這個階段要求考生將知識的積累內化到自己的事情中,做真題,總結常見的考點。 做完真題后,可以請已經考入目標學校的學長學姐幫忙批改。 注意遺漏的知識點和答題模式; 總結和記憶所有關鍵知識點,包括關鍵概念、理論和模型等物理學師范考研,查漏補缺,并返回課本。
附:2021年專業課考試大綱
715 量子力學
1.波函數:波函數的統計解釋,薛定諤方程,平穩薛定諤方程。
2.一維平穩問題。
3. 算子運算:埃爾米特算子、本征函數、表征變換、守恒量、波包運動和同質粒子。
4.中心力場。
5. 電磁場中粒子的運動。
6.自旋:單電子自旋、自旋和軌道角動量、自旋單重態和三重態。
7. 穩態近似方法:非簡并攝動、簡并攝動。
8. 量子躍遷和時間相關擾動。
813通用材料(動力熱電)
力學部分:
1、粒子運動學:粒子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矢量、自然坐標系、極坐標系。
2、牛頓粒子運動定律:牛頓定律、動量定理、質心動量定理、動量守恒的應用。
3、動能和勢能:變力做功、粒子和粒子系統動能定理、守恒力、函數原理和機械能守恒。
4、角動量:粒子的角動量,粒子系統角動量的量化和角動量守恒。
5、剛體力學:剛體轉動慣量、剛體定軸旋轉動能定理、剛體平面運動動力學。
6、振動:簡諧振動的力學特性、簡諧振動的運動學、簡諧振動的判斷及振動周期的計算、簡諧振動的合成。
熱敏部分:
1、平衡態和溫度:平衡態概念和判據、溫度概念、溫標、理想氣體微觀模型、狀態方程、壓力公式和溫度公式。
2、內能:熱力學第一定律和內能、能量均分定理、循環、熱機效率和制冷系數。
3、熵:熱力學第二定律,宏觀熵,以及熵的微觀含義。
4.分子動力學:麥克斯韋速度分布定律、速率分布定律、平均自由程。
5.物質狀態與相變:液體表面張力、相變基本概念和相平衡條件、克拉佩龍方程。
電磁學部分:
1、靜電場:有介質時的靜電場、有導體時的靜電場、電位、高斯定理、環路定理、靜電平衡、電容器、靜電能量、介質極化。
2.恒流與電路:歐姆定律、電源與電動勢、基爾霍夫方程組。
3. 磁場:畢奧-薩伐爾定律、磁場高斯定理和回路定理、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磁場對載流導體的影響、磁矩、磁化強度、磁路、磁能和磁能場密度。
4、電場感應:電磁感應定律、動電動勢、感應電動勢、感應電場、自感和互感、磁能。
5、時變電磁場和電磁波:位移電流、麥克斯韋方程組、電磁場的能量密度和能流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