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學習的時代,我們是否經常追老師求知識? 知識點是知識的最小單位,也是最具體的內容。 它們有時被稱為“測試點”。 為了幫助大家掌握重要的知識點,以下是小編收集的光的色散物理知識點總結,供大家參考。 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光色散物理知識點總結1
1、陽光經過三棱鏡后物理百科小知識:光的色散,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 這種現象稱為色散;
2、白光是由各種顏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復雜色光;
3、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
4、色光的三基色是:紅、綠、藍; 這三種顏色的光可以混合出其他顏色的光。 白光是紅、綠、藍色光的混合光; 世界上沒有黑光; 顏料的三基色是洋紅色。 、青色、黃色,三基色混合后為黑色;
5、透明體的顏色是由它所透過的色光決定的(什么顏色透過什么色光); 不透明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顏色光決定的(什么顏色反射什么顏色的光,吸收其他顏色的光,白色物體發出所有顏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顏色的光)
示例:在一張白紙上畫出一匹紅馬、綠草、紅色花朵和黑色石頭。 現在當你在暗室里用綠光看這幅畫時,你會看到一匹黑馬、黑色的石頭和黑色的石頭。 花在綠紙上,草看不見(草和紙都是綠色的)
光色散物理知識點總結2
1、定義:白光經過棱鏡時分解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現象稱為光的色散。
2.三基色光:紅、綠、藍,混合后呈白色
3、顏料的三基色:紅、黃、藍。混合成黑色
4. 顏色
(1)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透過該物體的有色光決定的。 (透明物體讓其顏色的光穿過并吸收所有其他光)。
(2)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該物體反射的有色光決定的。 (有色不透明物體反射同種顏色的光并吸收其他顏色的光,白色物體反射各種顏色的光,黑色物體吸收所有光)。
光色散物理知識點總結3
1. 光的直線傳播
1、光源: 定義:能發光的物體稱為光源。 類別:自然光源,如太陽、螢火蟲; 人造光源,如篝火、蠟燭、油燈和電燈。 月亮本身不發光,它不是光源。
2. 規則: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3、光是通過抽象一束小光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 建立理想的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學的常用方法之一。
4、應用及現象:
①激光對準
②影子的形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
④小孔成像:
5、光速:
真空中光速為C=3×108m/s=3×105km/s; 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108m/s。 光在水中的速度是真空中光速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是真空中光速的2/3。
2. 光的反射
1、定義:當光從一種介質發射到另一種介質表面時,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來介質的現象稱為光反射。
2、反射定律:三條直線在同一平面上,法線在中心,兩角度相等,光路可逆。 即:反射光、入射光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上物理百科小知識:光的色散,反射光和入射光在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反射期間光路是可逆的。
3. 類別:
⑴鏡面反射:
定義:平行光入射到物體表面反射后保持平行
狀況:反光面光滑。
應用:面向太陽看平靜的水面,顯得特別明亮。黑板的“倒影”等都是由于鏡面反射造成的。
⑵漫反射:
定義:平行光照射到物體表面會向不同方向反射。 每條光線都遵循光反射定律。
狀況:反射面不平整。
應用:不發光的物體由于光照射到物體上的漫反射而可以從各個方向看到。
4.面膜:
⑴平面鏡成像特點:等大小、等距離、垂直、虛像
①圖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
②像與物體、鏡面的距離相等。
③像與物的連線垂直于鏡面
④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
成像原理:光反射定理
功能:成像、改變光路
實像和虛像:
實像:光線匯聚的實際點所形成的圖像
虛像:反射光反向延長線的會聚點所成的像
⑵球面鏡:
凹面鏡:
定義:用球體的內表面作為反射面。
性質:凹面鏡能將射向它的平行光線會聚于一點; 從焦點到凹面鏡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應用:太陽灶、手電筒、汽車頭燈
凸面鏡:
定義:用球體的外表面作為反射面。
性質:凸面鏡使光線發生漫射。凸面鏡形成的圖像是縮小的虛像
應用:汽車后視鏡
3. 顏色與不可見光
1、白光的成分:紅、橙、黃、綠、藍、靛、紫。
光的三基色:紅、綠、藍。
顏料的三基色:洋紅色、黃色和青色
2.不可見光:紅外線、紫外線
【光色散物理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光色散物理教學的思考11-18
光的色散九年級物理知識點01-26
物理光的色散知識點01-26
初二物理光色散知識點總結06-19
初中物理光的色散成分知識點總結06-22
光反射物理知識點總結11-24
八年級物理第四單元光的色散知識點總結10-15
初中物理光的色散成分知識點12-13
初二物理上冊光的色散知識點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