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的故事
霍金的讀書故事
科學家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似乎并不強。 他很晚才學會讀書。 放學后,他在班里的成績從來都不是前十名。而且,由于他的作業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都覺得他變得“不整潔”。 “他沒救了”,同學們也把他視為嘲笑的對象。
霍金12歲時,班上的兩個男孩用一袋糖果打賭他永遠不會成功。 他的同學諷刺地給他起了個綽號“愛因斯坦”。 沒想到,二十多年后,那個當時并不出眾的小男孩,真的成為了物理學界的大師級人物。 這是什么原因呢?
事實證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小霍金開始對一切如何運作產生興趣。 他經常把東西拆開找出根本原因,但當他把它們復原并重新組合起來時,他卻不知所措。 然而,他的父母并沒有因此懲罰他,他的父親甚至還為他擔任數學和物理方面的“教練”。
當他十三、十四歲的時候物理學家霍金簡介,霍金發現自己對物理學的研究非常感興趣。 雖然中學的物理太簡單太簡單,顯得特別枯燥,但他認為這是最基本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從哪里來的問題。 以及為什么在這里的問題。 從此,霍金開始了他真正的科學探索。
關于霍金的三個短篇故事
1.霍金想象力豐富,能想出11種進出房間的方法。 他喜歡擺弄小玩意,組裝了一臺簡單的電腦,引起了轟動。
2. 霍金只用了一個上午就解決了其他學生一周沒有解決的問題。 他的同學認為他是一個高智商的外星人。
3.他不僅沒有做老師布置的題,還把錯誤標記出來,這讓老師很佩服他。
小時候學習成績并不突出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當時他的家鄉倫敦正籠罩在希特勒的狂轟濫炸之中。 這迫使霍金一家離開海格特的家,前往牛津尋求庇護。 霍金出生后,他們回到倫敦。 小時候,霍金的學習成績并不突出,但他喜歡設計極其復雜的玩具。 據說他曾經組裝過一臺簡單的電腦。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倫敦附近的幾個小鎮度過了童年。 多年后,他們的鄰居回憶起霍金躺在嬰兒車里的樣子非常引人注目。 他的頭看起來很大,這對于普通人來說是不尋常的。 這或許是因為霍金現在的名氣和成就與常人相差甚遠。 鄰居忍不住重新描繪了記憶中天才兒童的形象。
霍金熱衷于弄清楚一切事情的來龍去脈,所以當他看到一個新奇的東西時,他總是喜歡把它拆開,了解每個部分的結構——但他往往很難把它重新組合起來。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的手腳遠不如他的頭腦靈活,就連他的字在班上也是出了名的潦草。
霍金17歲進入牛津大學學習物理,他仍然不是一個好學的學生,這種態度與當時其他同學的態度一致。 這是戰后年輕人的一段迷茫時期——他們厭倦了一切,覺得沒有什么值得追求的。 霍金在學校里和同學一起出去玩、喝酒并參加帆船俱樂部。 長此以往,他很可能成為一名平庸的職員或老師。 然而,疾病卻出現了。
疾病出現
從小到大,運動都不是霍金的強項,幾乎所有的球類比賽他都打不了。
在牛津大學的第三年,霍金發現自己變得更加笨拙,有一兩次無緣無故地跌倒。 有一次,他不知為何突然從樓梯上摔下來,陷入昏迷,險些喪命。
直到1962年,霍金在劍橋讀研究生時,他的母親才注意到兒子的異常狀況。 剛剛慶祝完21歲生日的霍金在醫院住了兩周。 經過各種檢查,他被診斷出患有“盧伽雷氏病”,即運動神經細胞萎縮。
醫生告訴他,他的身體將越來越無法運轉,只有心臟、肺和大腦還能運作。 最終,他的心臟和肺部都衰竭了。 霍金被“判處”只剩下兩年的生命。 那是1963年的事。
起初,病情惡化得相當快。 這對霍金來說是一個打擊。 他幾乎放棄了所有的學習和研究,因為他認為自己無法活著完成碩士論文。 然而,一個女人出現了。
輪椅出現
霍金的病情逐漸惡化。 1970年,學術聲譽日漸提高的霍金已無法自行行動,開始使用輪椅。 直到今天,他也從未離開過它。
始終坐在輪椅上的霍金工作和生活都極其頑強。
1991 年 3 月,霍金坐著輪椅返回柏林公寓。 他過馬路時被車撞了。 他的左臂骨折,頭部被劃傷,縫了13針。 然而48小時后,他又回到辦公室上班。
還有一次,當他和朋友去鄉間別墅時,上坡時轉彎太急,輪椅向后傾斜。 不料,重力大師被地球引力撞倒,掉進了灌木叢中。
盡管身體殘疾越來越嚴重,霍金還是努力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能做的一切。 他甚至還活潑好動——聽起來有點滑稽。 完全無法動彈后物理學家霍金簡介,他仍堅持用唯一能活動的手指推動輪椅“坡道”前往辦公室; 在莫斯科的一家酒店里,他建議大家跳舞,他在大廳里旋轉輪椅的景象十分壯觀; 當他遇到查爾斯王子時,他轉動輪椅來炫耀,并用腳趾打滾。
當然,霍金也嘗到了“自由”行動的后果。 這位量子引力大師在地球微弱的引力作用下多次從輪椅上摔下來。 幸運的是,他每次都頑強地重新站起來。 “起來。
來自直覺的靈感:黑洞并不黑
霍金的研究對象是宇宙,但他對觀察天文學從來沒有興趣,只用望遠鏡觀察過幾次。 與實驗、觀察等傳統科學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依賴于直覺。
“黑洞不是黑的”這一偉大成就來自于一個念頭的閃現。 1970 年 11 月的一個晚上,霍金慢慢爬上床,開始思考黑洞。 他突然意識到黑洞應該有溫度,這樣它才會發出輻射。 換句話說,黑洞并不是真的那么黑。
這一閃念經過三年的思考形成了完整的理論。 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人宣布,黑洞不斷輻射X射線、伽馬射線等,這就是著名的“霍金輻射”。 在此之前,人們認為黑洞只能吞噬。
從宇宙大爆炸奇點到黑洞輻射機制,霍金為量子宇宙學的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 霍金榮獲1988年沃爾夫物理學獎。
我的手指還能動,我的大腦還能思考; 我有我一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的親人和朋友; 對了,我也有一顆感恩的心……(在新聞發布會上,一位女記者提出了一個刁鉆的問題,但霍金仍然以平靜的微笑回答)霍金不僅用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學界,還他以頑強的拼搏精神征服了世界。 靈感照亮人生,成功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