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某個物理量受到幾個不同物理量的影響時,為了確定各個不同物理量的影響,需要控制某些物理量使其固定,改變某個物理量,看看這些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正在研究的物理量。 例如:研究液體壓力與液體密度和深度之間的關系。
2.理想模型法
利用物理定律研究問題時,往往需要進行必要的簡化,忽略次要因素,以凸顯主要矛盾。 用這種理想化的方法來簡化實際事物,可以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 例如:電路圖是物理電路的模型; 力圖或力圖是實際物體和力的模型。
3、換算方法
在物理學中,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難以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梢酝ㄟ^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來理解,或者通過易于測量的物理量來間接測量。 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稱為轉換法。 例如:奧斯特實驗可以證明電流周圍存在磁場; 擴散現象可以證明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4、等價替代法
等價法是指面對一個相對復雜的問題,提出一個簡單的方案或想法,使其效果完全相同,將問題化為簡單的問題并解決。 例如:曹沖的《大象稱重》中,用同等的石頭代替大象,效果是一樣的。
5.類比
兩個(或兩種)對象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并推斷它們在其他方面可能相同或相似的邏輯思維。 例如:用水泵來類比電源。
6、比較法
通過觀察和分析,找出研究對象之間的異同,是認識事物的基本方法。 例如:比較發電機和電動機工作原理的異同。
7.實驗推理
它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忽略次要因素,做出合理的推論,得出結論,以達到認識事物本質的目的。 例如:研究物體運動狀態與力關系的實驗; 研究聲音傳播的實驗等
8. 比率定義方法
它是利用兩個基本物理量的“比”來定義新物理量的方法。 其特點是所定義的物理量往往反映了物質最本質的性質初中物理實驗方法步驟,并且不隨定義中所用物理量的大小而改變。 例如速度、密度、壓力、功率、比熱容、熱值等概念公式均采用這種方法。
9. 歸納
從不太一般的前提出發并得出更一般的結論的推理方法稱為歸納法。 例如; 為了驗證杠桿的平衡條件,重復實驗3次,驗證F1 L1 = F2 L2
10. 估算方法
根據問題給出的條件或數量關系,不經過精確計算,通過分析、推理或簡單心算就能找到答案的解題方法。 它最大的優點是不需要精確的計算。 只要對數據進行粗略估計或模糊計算,問題就可以輕松解決。 (1)答題時應了解一些常用的物理數據:家庭照明電壓為220V,每層高度約為3m,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50g,成人身高約為1.60~1.80m ,人體的密度約為1.0×103kg/m3,人的心跳約為每秒70至80次,人體電阻約為幾千至數百千歐,人的正常行走速度為1.4 m/s,自行車一般行駛速度約為5m/s,一本物理課本的質量約為230g,一張報紙平放在桌子上產生的壓力約為0.5Pa等。 (2)記住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數: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水的密度、水的比熱容等。
11.圖像法
在物理學中,常用數學中的函數圖像來表達物理量之間的關系。 因此,圖像實際上反映了物理過程(如熔化圖等)與物理量(如電阻的伏安特性曲線等)之間的關系。 利用形象知識解決物理試題的方法稱為“形象法”。 使用該方法時,應:(1)識別或識別圖像橫坐標和縱坐標所代表的物理量,并明確場景中描述的物理過程及其相關因素和控制條件; (2)分析圖像的變化趨勢或規律,明確圖像所表達的物理意義; (3)根據圖像的變化確定兩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并給出正確的描述或做出正確的判斷。
12. 擴增方法
將測量量按照一定規律放大后再進行測量的方法稱為放大法。 在一些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到實驗現象,但并不容易觀察到。 我們將放大效果然后研究它。 例如,音叉的振動很難觀察到,因此我們使用小泡沫球來放大該現象。 在觀察壓力對玻璃瓶的影響時,我們將玻璃瓶密封,裝滿水,插入小玻璃管,將玻璃瓶變形引起的液位變化放大為玻璃瓶內液位的變化。小玻璃管。 當測量小數量時,我們經常將小數量累積成相對較大的數量。 例如,在測量一張紙的厚度時,我們先測量100張紙的厚度,然后將結果除以100,這樣測量的結果更接近真實值初中物理實驗方法步驟,這就是累積放大法。 為了測量郵票的質量、心跳所需的時間或電線的直徑,可以使用累積法。
13. 分類
分類是指將大量的事物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為不同類別的方法。 一般步驟是: (l) 確定分類依據; (2)選擇分類方法; (3)正確分類。 例如,固體分為兩類:結晶體和非晶體、導體和絕緣體。 機械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14、觀察方法
物理學是一門基于觀察和實驗的學科。 人們的許多物理知識都是通過觀察和實驗仔細總結和思考而獲得的。 著名的馬格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教學中,可要求學生根據課本上的實驗,如長度、時間、溫度、質量、密度、力、電流、電壓等物理量的測量實驗,認真細致地觀察,并進行規范化的實驗操作。以獲得準確的結果。 實驗結果,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培養實驗技能。 大多采用觀察法。
15.多因素乘積法
用兩個或多個物理量的乘積來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稱為乘積法。 例如:電功率、電熱、熱量等概念公式均采用這種方法。
16.逆向思維法
逆向思維是指與一般思維方向相反的思維方式。 也稱為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也稱為異向思維。 它是一種顛倒常見事物或看似已成定局的觀點的思維方式。 敢于“反其道而行之”,讓自己的思維向相反的方向發展,從問題的反面進行深入探索,樹立新思想,塑造新形象。 當每個人都在朝著一個固定的思維方向思考,而你卻獨自在向相反的方向思考時,這種思維方式就稱為逆向思維。 示例:從電到磁,想想磁到電。 想象一下通過熔化過程的凝固過程; 從汽化吸熱到液化放熱,從加速蒸發到減慢蒸發; 從升華的吸熱到升華的放熱。
17.思維導圖法
它是英國著名教育專家托尼·博贊獨創的一種學習方法。 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科學知識被獨立構建,并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連接成網絡,可以直觀地展示知識的脈絡,深刻理解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初中物理各章公式、學習方法和技巧匯總
初中物理全套教材思維導圖(二三年級學生必讀)
中考物理100個必考知識點復習大綱
初中物理電15道難點重題,太實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