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實驗課程的組成部分分為基礎實驗、綜合實驗、設計實驗、小科學實驗等大學物理實驗(第三版),形成了從低到高、從基礎到前沿、從接受知識,培養綜合能力。 新的三級基礎物理實驗課程體系每個級別的物理實驗大約需要一個學期才能完成,不同級別標志著不同水平的實驗技能和科學思維。 這樣,基礎物理實驗課程就不再是課堂教學內容的簡單重復和驗證,也不再是力、電、光、現代物理等獨立學科的一系列實驗。 使學生從更高的起點進入大學物理實驗,逐步走向科學的巔峰。
1、一級物理實驗為通用實驗,主要包括基本物理量的測量、基本實驗儀器的使用、基本實驗技能的訓練以及基本測量方法和誤差分析。 涉及力、熱、電、光、現代物理等學科,適合理科、工科、文科、商學院等專業學生的學習和基礎訓練。
2、逐步提高二、三級物理實驗中綜合實驗和設計實驗的比例和難度,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過去,老師布置實驗,準備儀器,學生進行現成的實驗。 而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方案、完成實驗,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綜合思維和創造能力的目的。 通過設計實驗,讓學生從成功和失敗中得到訓練,提高學生的素質。
3、四級物理實驗采用科學的實踐方法,圍繞基礎物理實驗組織若干課題,以科學研究的方式進行實驗,培養學生的研究、開發和應用能力。
在課程安排上大學物理實驗(第三版),一級物理實驗面向全校各學科專業學生開放,二級、三級物理實驗面向理工類專業開放,四級物理實驗面向全校各學科專業學生開放。物理專業的必修課,理科和非物理專業的選修課。 班級。 )
3、注重物理實驗的當代性、先進性,改革實驗教學內容
物理實驗必須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讓現代科技成果融入到傳統經典課程內容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學校為工科、商科、文科一年級、二年級學生提供的物理實驗中,光譜技術、真空技術、磁共振技術、核物理技術、X射線衍射技術、光纖物理實驗的設計思想、實驗方法、儀器設計原理、結構與應用等方面,旨在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綜合實驗能力。
4、營造多元化的創新人才培養教學環境
目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提供的實驗類型包括公共必修實驗、選修實驗、模擬實驗、遠程網絡實驗、開放實驗等。
1、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建立“大學物理實驗遠程教學”
遠程在線物理實驗教學建立以來,學生課前利用校園或互聯網預習、復習實驗教學內容,使學生充分學習和掌握實驗教學內容。 通過開設在線虛擬物理實驗選修課,學生可以在任何地點、根據自己的時間自主學習,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2.開設開放服務實驗室
每個級別的物理實驗都開設開放服務實驗室,不僅在時間上對學生開放,而且在實驗內容上也對學生開放。 近兩年開放的實驗項目包括:擺運動規律及應用研究、電學儀器設計與制作、光學儀器設計與制作、波動特性研究、教學軟件設計與開發等。開放服務實驗室,學生可以利用實驗室提供的設備來設置自己的課題。 教師僅對學生提出的實驗方案和課題進行指導和審核。 最后,學生將以短論文的形式上臺展示,討論并總結成功與成果。 失敗的原因、自己的創新等等。
3、模擬實驗室
實驗室根據實驗的特點和復雜程度,提供計算機和物理實驗教學軟件,通過多種教學方式配合實驗實際完成各類物理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