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桿”不僅會放大收益,也會放大風險。 那么,到底什么是“杠桿”呢?
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炒房。
比如我全額投資100萬買了一套100萬的房子,如果一年后房子漲到150萬,那么我這一年的利潤就是50%(利潤50萬/本金100萬×100%=50 %)。
而如果我投資50萬,貸款50萬(為了簡化計算,忽略房貸利率)買一套100萬的房子,一年后房子漲到150萬什么叫動力臂什么叫阻力臂,那么我一年的利潤就是100% (利潤50萬/本金50萬×100%=100%)。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使用了2倍的杠桿(貸款50萬),獲得了2倍的收益。
同樣,如果一年后房價不漲而是跌到50萬,我的損失也將是-50%和-100%。
那么為什么這樣的操作被稱為“杠桿”呢?
我們都知道阿基米德提出的杠桿原理:功率×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我們的本金相當于動力,預期的操作目標是阻力和阻力臂。
那么,在原理不變的情況下,只要增加動力臂的長度(增大杠桿倍數),就可以達到以小博大的效果。
金融危機爆發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各行業的“高杠桿”。 “高杠桿”顯著放大了市場風險。 一旦發生意外的黑天鵝事件,就可能引發或大或小的金融危機。
對于我們個人來說,使用杠桿的時候一定要謹慎。 在沒有完全確定的情況下什么叫動力臂什么叫阻力臂,不要輕易加杠桿,避免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