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力)(注1)
1、騎自行車時,似乎有一股力量阻止自行車前進。 平坦的道路阻力小,崎嶇的道路阻力大。 這種力稱為摩擦力。 可以說,摩擦在我們的生活中隨時都會出現,因為任何物體的表面都不是絕對光滑的。 只要有一點粗糙,就會發生摩擦。 所以我們可以在路上行走或用手喝水瓶。
2、當我們想要移動地面上的一個物體時,我們推動這個物體,地面和物體之間就會出現相對運動或者有相對運動的趨勢。 這時物體就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3. 摩擦力的大小取決于物體表面的特性以及將兩個物體壓在一起的力的大小。 例如,汽車與道路之間的摩擦力隨著汽車負載的增加而增加。
摩擦力的測量(注1)
使用牛頓測力計向前拖動木塊,指針指示鉤子上的張力。 當小木塊勻速運動時,牛頓力計可以指示小木塊與桌子之間的摩擦力。
最大摩擦力和動摩擦力(注2)
1.最大摩擦力:物體與表面相互擠壓的最大力,或者由物體與表面的狀態決定。
2、動摩擦:當物體開始滑動時什么叫摩擦力的作用物體,物體表面之間的摩擦力也從靜摩擦轉變為動摩擦。 一方面,動摩擦力將小于靜止時的最大摩擦力。 這也使得物體一旦開始滑動就很難停止。 例如,爬山時,鞋底與地面的摩擦力在滑倒前形成最大摩擦力,這個力支撐著登山者。 然而,一旦腳開始滑動,摩擦力立即從最大摩擦力變為較小的力。 動摩擦力使滑動難以停止,很多事故都是這樣發生的。
關鍵詞
中文關鍵詞: 摩擦力
英文關鍵詞:force
參考書目
注1:科學百科全書,常河主編,第一版,漢語國際文化,2005年。
注2:《新時代基礎科學講義》,左娟建南著,謝明宇譯,第一版什么叫摩擦力的作用物體,圓觀2006年,第一卷平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