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是幼兒的天性,而科學活動則是滿足幼兒好奇心的重要途徑。在我們的生活、學習的環境中處處有科學,時時用科學?!?—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手冊》中也強調:“幼兒的科學學習是在探究具體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中,嘗試發覺事物見得優缺和聯系的過程。”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迸發探究能力五歲兒童物理實驗,體驗探究過程。
在一次晨談活動中,小同事提出:“為什么白天家里關燈時,房頂上都會出現四只大嘴巴?”“為什么玩滑梯時會起靜電?”結合幼兒生活中敏銳的發覺,為滿足幼兒的好奇心、解答兒子們心里的疑惑,苗苗五班充分挖掘父母資源,舉辦了“家長助教”有趣的化學實驗活動。
2021年3月30日下午,特約請李祎晨小同學的媽媽,西南師范學院數學大學副院長--李曉偉帶著中學生們為苗苗五班的寶貝帶來了別開生趣的平面鏡成像和靜電現象的數學實驗。
讓我們恣意享受科學帶給我們的樂趣吧!
“小同學,大家照穿衣鏡的時侯聽到的是哪些?”
“是自己,和我自己長得一樣!”“那是假的自己!”寶貝們爭先恐后地回答。
當你照鏡午時可以在穿衣鏡里見到另外一個“你”,穿衣鏡里的“人”就是你的“像”,我們看見了自己在平面鏡中的實像。
“那我們在穿衣鏡里能不能見到倒立的自己呢?”
當這個問題一出現,活動室里頓時安靜了出來,寶貝們的飽含好奇的雙眼睜得大大的,靜靜等候“奇跡”的出現。
“哇,這也太神奇了吧!”
“小同學們有沒有聽過《猴子撈月》的故事呢?猴子在水里聽到的月亮是哪些?兒子們好奇極了!于是我們進行了“猴子撈月亮”模擬實驗開始了。寶貝們在實驗中積極的體味著并體驗著。
原先,猴子聽到的月亮是因為光的反射產生的,湖水中見到的月亮是實像,是假的。寶貝們若有所思地聽著。
“如果我們站在兩面穿衣鏡之間,會見到哪些呢?”寶貝們輪流來嘗試!
“哇,有如此多的我??!”還沒有輪流到的小同學紛紛投來艷羨的眼光,已然躍躍欲試了!
這就是有趣的平面鏡成像實驗,女兒們熱情激增!接出來進行靜電現象的實驗,“靜電”在寶貝們的世界里很常見:玩滑梯時,有的小同學會感遭到靜電的“觸碰”,脫鞋子時噼砰砰啪還有點疼,這種都是靜電。
靜電是怎樣形成的呢?祎晨父親為寶貝們做了細致的講解。
“吸管是如何轉上去的呢,我可以試試嗎?”寶貝們爭先恐后,寶貝們在親手嘗試中體會靜電的神奇之處。
兒子們天生飽含了強烈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則是知識的萌芽。這次父母助教活動,女兒們接觸到了眾多“神奇風波”。寶貝們年齡雖小卻對化學實驗有著濃烈的興趣,在活動中更能專注地去學習、模仿五歲兒童物理實驗,能夠合作進行簡單的操作,一起探求科學的奧秘。
幼兒在游戲與學習的過程中一直占主體的位置,而作為班主任的我們一直是她們游戲與學習的支持者與引導者。本次活動如同一粒種子,深深地掩藏在女兒們的心底,相信終有三天,這顆種子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End】
文字:劉禹岑于瑩
圖片:劉禹岑于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