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麥克斯韋:他沒有創建一門新的學科(熱力學和統計物理不被認為是一級學科,對吧),但他用兩個方程組結束了這兩個學科。 一是著名的麥克斯韋電磁學方程組; 另一個是著名的熱力學麥克斯韋方程組。 后人基本上確定了邊界條件并用公式計算。 他的貢獻可以表示為2J。 //麥克斯韋是一位可怕的數學天才。 他用數學方法證明了土星環是由一組離散的衛星組成的。 他在論文中使用了 200 多個方程。 4:伽利略:他不能被視為學科先驅,因為他沒有建立經典力學的理論體系; 但他結束了經驗力學和經驗天文學。 其中,天文學的學分他最多可以算到0.8,因為哥白尼有0.1,布魯諾有0.1。 所以貢獻量約為1.8J。 //補充說明,開始或結束一門學科肯定包括很多D級的貢獻偉大物理學家,比如日心說、加速度的概念、天文望遠鏡、月球隕石坑、金星月相、木星衛星等等,但為了不重復計算,不做額外解釋。 無論如何,每個人都只記住K和J>>D,并且K>J。 5:狄拉克:創建了量子力學(0.2K),導出了電子自旋,預測了正電子,提出生命依賴負熵生存,并獨立導出了費米_狄拉克統計。 0.2K+4D,高得令人難以置信。 6:阿基米德:創立了初步微積分,提出了日心說(用來解釋日食和月食的原因,可惜流傳不廣,否則歷史上不會有哥白尼的名字)、浮力定律、杠桿原理,0.2K+強3D。
不要低估浮力定律和杠桿原理。 從更大的范圍來看,這些是流體力學和剛體力學的基礎。 7:惠更斯:開創了波動光學(與托馬斯·楊一起),導出了擺的特性(重要),改進了天文望遠鏡(用于發現土星環),0.5K+1.5D。 //我覺得改裝天文望遠鏡只能算是0.5D的貢獻,但是對于創建一門學科的貢獻實在是太大了。 8: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偉大物理學家,提出了場的概念,發現了磁旋光效應,3D性強。 //我不是在這里討論化學,所以法拉第被嚴重低估了。 此外,開創電磁學的人太多了。 即使算法達到0.1K,也是沒有意義的。 9:盧瑟福:原子核結構模型、人工核聚變、放射性研究、弱3D。 //我把他放在這里是因為他幾乎不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創始人。 事實上,創始人有很多。 10:居里夫人:弱2D,為了體現男女平等,把她放在這里。 //其實,她連前十都進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