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共25集,霸屏銀幕30多年,是無數人心目中無與倫比的經典。 小時候只是看熱鬧,驚嘆孫悟空的機智,罵唐僧的固執,嘲笑八戒的貪婪和懶惰,贊嘆沙僧的忠誠。
當我中年再次看《西游記》時,突然被劇中的一些細節所震撼。 當我想起千里之外的家鄉時,我不禁淚流滿面。
玄奘臨走時,唐王封他為皇弟。 他給了他一個紫金缽和一匹白馬。 他低下頭,從地上捻起一把黃土,放進杯子里。 他說,作為禮物,“寧愛家鄉,不愛一捧土”。 異國一萬兩黃金?!?span style="display:none">z04物理好資源網(原物理ok網)
此后十四年,跋山涉水數十萬里,面對狼虎豹,遇到重重艱難險阻,但都沒有動搖三藏法師西天取經的決心。返回他的祖國。 他憑借堅定不移的意志和始終如一的感情,不為誘惑所動,面對生死無所畏懼。 他得了真經,取得了積極的果報。
事實上,家國情懷始終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的靈魂之中,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
常書紅敦煌插畫《改變人生命運》
說起常書宏,可能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名字,但說起莫高窟,大家都知道。 常書鴻是“敦煌守護圣”。
青年時期赴法國學習繪畫,10年間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多幅油畫榮獲金獎或被法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但這個在國外前途光明的年輕人,卻在巴黎的舊書攤上偶然發現了一本《敦煌圖錄》畫冊,改變了他的人生命運。 書中約有400張敦煌石窟和造像的照片,讓他震驚不已。 原來,在他的祖國,還有這樣一座“國人不為人知,國外轟動”的藝術寶庫。 而當他來到巴黎吉美博物館,看到祖國的藝術瑰寶被無情地掠奪、玷污和展出時,他受到了強烈的刺激。 為此,他決定放棄國外優越的生活條件和工作環境,毅然回到飽經戰亂、動蕩不安的祖國。 他要回國,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敦煌。
回國后,國內局勢混亂,軍閥割據。 他沒有拯救敦煌的熱情,卻又無能為力。 努力得到了回報。 經過多方努力,六年后敦煌藝術研究院成立。 他肩負著導演的重任。 經過幾個月的艱苦跋涉,他終于到達了期盼已久的莫高窟。 面對千年壁畫,他仿佛置身仙境,同時也踏上了敦煌保護工作的漫漫征程。
50年來,他不僅承受著工作之苦,還承受著妻子孤身一人在沙漠與他人私奔的痛苦。 他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 盡管有千百個理由讓他放棄,但他仍然義無反顧,默默地為保護莫高窟而努力。
常書鴻用他的藝術一生譜寫了敦煌傳奇和不可磨滅的民族精神。
余輝中物理學家國,他用懷舊的詩句感動了億萬中國人的心
余光中被譽為“以鄉愁詩感動億萬中國人”的詩人。 “懷舊”是他許多詩歌中令人難忘的主題。
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巧妙地利用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等實物,將鄉愁具體抽象出來。 描寫了兒時對母親的依戀,少年外出求學時對妻子的思念,以及母親去世后對母親的思念。 最后一句話:思鄉是一條淺淺的海峽,我在這一頭物理學家國,大陸在另一頭。 突出了主題,表達了他對大陸母親的深深依戀,希望祖國早日統一,早日回到母親的懷抱。 而那道淺淺的海峽“將‘我’與‘大陸’隔開,是一場民族悲劇造成的,這不僅是詩人內心的愿望,也代表了大多數中國人的愿望。
詩人于1949年離開大陸前往臺灣,在闊別家鄉20多年后,于1972年寫下這首抒發思鄉情懷的名詩。 淺淺的海峽擋住了他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
2011年12月11日,余光中在華南理工大學講學時,在千余名學生面前親讀了他為《鄉愁》寫的第五段:未來,鄉愁是一座長橋。 過來。 ,我這就過去!
詩人把鄉愁化作一座橋梁,將海峽兩岸緊密相連,勾勒出一幅共同繁榮發展的圖景,這也充分充實了他對祖國統一的信心。
從一千多年前杜甫的“今夜露白,家鄉月明”到現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思鄉是游子們永恒的話題。
2021年清華本科生畢業典禮寄語:寧家鄉一捧土,不異國萬兩金
歷經1400多年,唐太宗李世民賜予《大藏經》的“寧家鄉一捧土,不異域萬兩黃金”的遺言被流傳至今。通過清華大學校長的口即將進入大學的人,清華大學是國內頂尖大學之一。 3389名本科畢業生離開學校,開始新的學習和工作。
在2021年清華本科畢業典禮上,他希望清華培養的學子忠于國家,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人民,成為各行各業的精英,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中華民族。 而不是那些出國為其他國家工作的老練的利己主義者。 如果我們不能回報祖國、為祖國做出貢獻,就談不上愛國。
最后,他希望同學們“堅守人生基礎,拓展人生格局,在中華民族騰飛強國逐夢的偉大時代,描繪一幅壯麗的人生畫卷”。
從“為天地立心,為民立命,為圣人傳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北宋張載,到抗日英雄趙一曼“為新家園不惜自己的頭顱,卻愿用自己的熱血澆灌中華”,再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說“振興中華,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生動地表達了家國情懷。 愛與義,使命與責任,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自古以來家國情懷的精髓。
一個家庭就像一個小國家,一個國家就像成千上萬個家庭! 家國情懷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