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2015學年度?中學12月月卷子1如圖所示,此時蠟燭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產生一個清晰的像,現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將光屏與蠟燭的位置對調,則光屏上()A無像B成倒立縮小的虛像C成倒立放大的虛像D成正立放大的虛像2為了校園安全,各中學均安裝了監控攝像頭,關于監控攝像頭成像說法正確的是()A與投影儀成像原理相同B與弱視墨鏡成像原理相同C成倒立、縮小的虛像D成正立、縮小的虛像3(3分)某同事用如圖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此歲月屏上成清晰的像,下述說法正確的是()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虛像B投影儀成像借助了這一規律C往右適當聯通凸透鏡,光屏上可以成倒立、縮小的實
2、像D往右適當聯通蠟燭,光屏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實像4把一個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在距凸透鏡15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將燃起的蠟燭置于離凸透鏡14cm處,經凸透鏡所成的像是()A正立、放大的實像B倒立、放大的虛像C倒立、縮小的虛像D正立、放大的虛像5(2分)把蠟燭置于距離凸透鏡50cm處,在透鏡另左側的光屏上觀察到倒立、縮小的清晰像這么凸透鏡的焦距不可能是()A5cmB1010cmC2020cm(2分)如圖所示,凸透鏡焦距為f,燭焰在圖示位置時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現將蠟燭沿主光軸向同一方向聯通距離2f,聯通蠟燭的同時聯通光屏,使燭焰仍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光屏
3、上的像()A仍然變小B仍然變大C先變大后變小D先變小后變大7(3分)小芳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將焦距為20cm的透鏡甲置于距發光體50cm處,聯通光屏,可以得到清晰的倒立、的虛像接出來她改用焦距為10cm的透鏡乙繼續實驗,不改變發光體和凸透鏡的位置,光屏應當向(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的方向聯通,光屏上能夠成清晰的像小芳將散光墨鏡片置于發光體和凸透鏡之間,光屏上的像又變模糊了,她將光屏遠離透鏡,又在光屏上得到了發光體清晰的像,這說明斜視墨鏡對光線有作用8(5分)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中,小剛選用了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1)他將蠟燭、凸透鏡、光屏
4、放在光具座上,并調節到如圖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出現了倒立、(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燭焰的像。(2)若圖中的點劃線為凸透鏡的主光軸,A點為燭焰上的一點,請通過畫圖確定凸透鏡的一個焦點F和A點在光屏上的像A的位置。(3)小剛又把蠟燭移到光具座上35cm刻度線處,屏上的像變模糊了,此時他摘下自己的雙眼,置于蠟燭和凸透鏡之間,只適當調整墨鏡的位置,光屏上又出現了清晰的像,則小剛戴的是(填“近視”或“遠視”)墨鏡。(4)接著他取下這個墨鏡,保持此時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若使光屏上的像一直清晰,應將光屏移至光具座上cm刻度線處。9(10分)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1)由圖甲
5、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是cm。(2)實驗前,應調節凸透鏡、蠟燭和光屏兩者的中心大致在,同時注意將(填“凸透鏡”、“蠟燭”或“光屏”)擺放在另外兩個器件的中間。(3)小明經調節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低,如圖乙所示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應把蠟燭向(選填“上”或“下”)調。(4)調節好蠟燭的高度后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試卷,她把蠟燭移到A點處,此歲月屏上的像很模糊,為了得到清晰的像,應把光屏向聯通(填“左”或“右”),此次成的是立、的虛像。(選填“正”、“倒”,“放大”、“縮小”、“等大”)(5)如圖乙所示,倘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畫出)得到燭焰清晰放大的虛像,則燭焰應坐落透鏡右邊A、B、C、D
6、四個位置中的_位置。(6)再把蠟燭移到D點處,無論如何調節光屏,光屏上仍然接收不到像,是由于此時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像,要想聽到這個像,小芳觀察的方式應是:。10如圖所示,S為蠟燭,S為蠟燭通過凸透鏡所成的像,請依照凸透鏡成像特性,作圖確定并標出凸透鏡光心O點的位置及兩旁焦點F的位置試題第3頁,總3頁本卷由【在線組卷網】自動生成,請仔細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參考答案1B【解析】試題剖析:按照凸透鏡成像中的:當u2f,成倒立、縮小的虛像,2fvf;當2fuf,成倒立、放大的虛像,v2f如圖所示,因為蠟燭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產生一個清晰的像,且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時u2f,2fvf成倒立、縮小
7、的虛像;若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動,將蠟燭和光屏互換一下位置,則u2f,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成倒立、縮小的虛像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2C【解析】試題剖析: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和應用:u2f,成倒立、縮小的虛像,應用于拍照機;2fuf,成倒立、放大的虛像,應用于幻燈機和投影儀;uf,成正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放大鏡攝像頭的原理與拍照機原理相同,成倒立、縮小的虛像考點: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3ABC【解析】試題剖析:按照凸透鏡成像的特征物距u大小正倒虛實像距v應用u2f縮小倒立虛像2fvf拍照機u=2f等大倒立虛像v=放大倒立虛像v2f放映機、幻燈機、投影機u=f不成像uu實像在物體同側
8、放大鏡如圖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試卷,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虛像,應用于投影儀,故AB正確;往右適當聯通凸透鏡,物距減小,像距變小,像變小,可以成倒立、縮小的虛像,故C正確;往右適當聯通蠟燭,不可能成正立、放大的實像,故D錯誤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4A【解析】試題剖析:這個最亮的光斑即焦點,所以15cm就是凸透鏡的焦距,將燃起的蠟燭置于離凸透鏡14cm處,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內,成正立、放大的實像,主要應用就是放大鏡。考點:凸透鏡成像5D【解析】試題剖析:把蠟燭置于距離凸透鏡50cm的某一位置時,在透鏡另左側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的、縮小的像,按照凸透鏡成像規律此時u2f,即,解得f25cm
9、,故選項ABC都符合,D選項是不可能的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6A【解析】試題剖析:燭焰在圖示位置時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圖可知,像距小于物距,蠟燭成倒立放大的虛像,將蠟燭沿主光軸向同一方向聯通距離2f,按照蠟成虛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的特征,物距減小,像距變小,像變小考點:凸透鏡成像特性7縮小;緊靠;發散【解析】試題剖析:將焦距為20cm的透鏡甲置于距發光體50cm處,此時此時u2f,成倒立、縮小的虛像;當改用焦距為10cm的透鏡乙繼續實驗,不改變發光體和凸透鏡的位置,則相當于減小了物距,按照凸透鏡成虛像時,物遠像小像變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將緊靠透鏡聯通,同時像變小;
10、小芳將散光墨鏡片置于發光體和凸透鏡之間,光屏上的像又變模糊了,她將光屏遠離透鏡,又在光屏上得到了發光體清晰的像,這說明斜視墨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使光線延后會聚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8(1)縮小(2)如圖所示(3)弱視(4)80【解析】試題剖析:(1)如圖所示,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物距u)為30cm,凸透鏡的焦距(f)為10cm,u2f,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虛像;(2)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所以焦點在離光心10cm處,借助經過凸透鏡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和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會會聚于焦點,這兩條光線的出射光線交點便是A點在光屏上的像A的位置。具體畫法如右圖。(3)小剛又把蠟燭
11、移到光具座上35cm刻度線處,蠟燭緊靠凸透鏡,蠟燭的像應遠離凸透鏡,屏上的像變模糊了,此時他摘下自己的雙眼,置于蠟燭和凸透鏡之間,只適當調整墨鏡的位置,光屏上又出現了清晰的像,這說明他的墨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是凸透鏡,所以小剛戴的是近視墨鏡。(4)如圖當物距為30cm時像距為15cm,小剛又把蠟燭移到光具座上35cm刻度線處,物距為15cm與原先像距相同,依照光路可逆的原則,此時像距應與原先的物距相同為30cm,即應將光屏移至光具座上80cm刻度線處。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9(1)15cm(2)同一高度凸透鏡(3)上(4)右倒縮小(5)C(6)虛從凸透鏡的左側透過凸透鏡去觀
12、察【解析】試題剖析:(1)由圖可知,焦距為=15cm;(2)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心,應把凸透鏡置于光屏和蠟燭之間并調節兩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3)為了使像的位置下移,假如聯通蠟燭,應把蠟燭向下聯通,這樣折射光線都會向上聯通,使像向上聯通;(4)把蠟燭移到A點處,物距變小了,像距都會變大,應把光屏往右移動才會成清晰的倒立、縮小的虛像;(5)想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放大的虛像,要讓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即C位置;(6)蠟燭移到D點處,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在蠟燭同側成正立、放大的實像,所以要從凸透鏡的左側透過凸透鏡去觀察這個實像。考點: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10如圖【解析】試題剖析: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后會聚于焦點;過光心的方向不變;從焦點發出的光線,過凸透鏡后平行于主光軸由物體經過凸透鏡的光線會聚到像點聯接SS,SS連線與主光軸的交叉點是光心,也就確定出凸透鏡的位置過S點作平行于主光軸的入射光線,之后按照折射點和S即可確定折射光線,折射光線與主光軸的交點即為焦點F;過S作平行于主光軸的折射光線,之后按照S和折射點確定入射光線,入射光線與主光軸的交點即為焦點F。考點: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答案第3頁,總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