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廣東中考數學試題難倒了一大批考生,也讓今年的備考變得緊張起來。
一方面,大家都希望今年的考試題目至少簡單一些,這樣學生才有希望拿到更多的分數,這樣學生才能有信心和動力,備考工作才能順利進行。
另一方面,各項教研活動難度加大,大家都在竭盡全力應對中考題目可能出現的超高難度,生怕學生吃虧。
結果今年的中考題一出來,大家就發現很多準備的努力都白費了。
為什么? 因為考試題實在是太簡單了。
有網友調侃:“難怪有人說高考讓你知道補課沒用,因為補了就不行;中考讓你知道補課沒用補課是沒有用的,因為別人不補課就做不到。”
今年廣東中考數學試題有多簡單?
去年,兩道中考數學試題登上熱搜。 一是廣東中考數學試題,因為太難了; 另一道是杭州中考數學試題,因為太簡單了。 如果我們把他們看做兩個“極端”,那么今年廣東中考數學試題,是否從“太難”極端跌落到“太容易”極端呢?
去年我寫過一篇文章《2021年廣東中考數學題這么難,是必然趨勢,還是出題者“耍流氓”?》,其中提到了三個維度,可以幫助我們衡量試題的難度。
1. 知識廣度
廢話少說廣東中考真題,直接上桌吧。
上表統計了2015年至2022年廣東中考數學選修填空題考點分布,以及杭州高中選修填空題考點分布2021年中考數學。其中出現頻率5次以上的考點我們記錄為高頻; 中頻出現3-4次的測試點; 出現頻率為低頻 2 倍或更少的測試點。 下面三行分別是高頻、中頻、低頻測試點的百分比。
由表中數據可知:
2015年至2019年測試點總數穩定在20個左右。其中,除2017年外,歷年高頻測試點和中頻測試點均占比90%以上,是不錯的多數。
到2020年和2021年,測試點總數顯著增加,這種增加主要體現在低頻測試點的數量上。 高頻、中頻、低頻測試點比例相當均衡。
2022年的考試點總數不僅減少了,而且還比2015年和2019年的考試點總數少了四分之一,這個減少有點嚇人。 其中,中頻和低頻測試點占比接近90%。 也就是說,今年的試題“巧妙”繞過了往年的高頻考點,如科學計數法、中心對稱圖形、軸對稱圖形等。
另外,中低頻測試點雖然占大多數,但從數量上來說并不大,也就是2015年和2019年的水平。
相比之下,2021年杭州試卷高頻、中頻、低頻的比例與2022年廣東試卷相當,但考點較多。
回答問題怎么樣?
上表統計了2015年至2022年廣東中考數學解題考點分布情況,以及2021年杭州中考數學解題考點分布情況。頻率、中頻和低頻保持不變。
由表中數據可知:
2015年至2021年測試點總數穩定在24個左右,其中高頻測試點占多數。 2022年,不僅測試點總數大幅下降,而且幾乎全部是高頻測試點。 盡管高頻考點占比較高,但其數量仍處于近八年來的最低水平。
相比之下,2021年杭州試卷的測試點總數與2022年廣東試卷相當,但高頻、中頻、低頻測試點的構成與2022年廣東試卷相當。年。
綜上所述,無論是與前七年中考題還是2021年杭州中考數學試題相比,今年廣東中考數學試題在廣度上對考生都相當友好。知識。
2、思考深度
什么是思維深度? 舉兩個例子,一是今年中考試卷的第一題。 求|-2|的值,學生可以一步完成,所以其思維深度為1; 另一條是第5題,學生首先要推導出DE是△ABC的中線,用來計算DE的長度,所以它的思維深度是2,以此類推。
一旦我們理解了這個概念,我們就可以開始做表了??。
上表統計了2015年至2022年廣東中考數學各題的思維深度,以及2021年杭州中考數學各題的思維深度。其中,我們將深度為1-2的問題記為淺問題; 深度為3-6的問題為中級問題; 深度為7-10的問題為深度問題。
由表中數據可知:
2015年至2019年廣東中考真題,思維總深度徘徊在67題左右,其中淺層題占多數; 從2020年開始,思維總深度上升到78道,到2021年沖到83道,中級題占比超過淺層試題,成為主角。
2022年好像開了個玩笑,總的思維深度砍了一半,跌到了40,比2017年之前七年最低的低了,算了。 問題是,到了2022年,盡管題目總數減少了2道,但21道都是淺題。 剩下的兩道中級題毫無意義,沒有一道深奧題!
相比之下,2021年杭州試卷的總思維深度為55,也低于2017年之前七年的最低水平,但其中級試題幾乎占了一半,并不像2022年那么夸張。廣東紙業.
綜上所述,無論是與前七年的中考題還是2021年杭州中考的數學試題相比,今年的廣東中考數學試題似乎并沒有給考生帶來太大的壓力。候選人在思維深度方面。
3. 靈活性
試題的靈活性可以從理解題的比例中看出。
什么是理解題? 還是用剛才的例子,比如今年中考試卷的第一題,學生只需要從字面上看就能知道該題要求的-2的絕對值,所以是一道機械試題; 對于問題5,學生需要讀出問題中的單詞。 只有“中點”與三角形的中線相連才能找到解題的突破口,是一道理解題。
與機械試題相比,理解題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因為它需要學生仔細閱讀問題的描述并深入研究其背后的含義。 有時候僅僅理解題目就足以讓考試時間不夠用。
好吧,讓我們看看手表。
上表統計了2015年至2022年廣東中考數學理解型試題分布情況,以及2021年杭州中考數學理解型試題分布情況。
由表中數據可知:
2015年至2019年的理解題都在7道左右,2020年、2021年數量增加到兩位數。尤其是2021年,一半以上的題目都是理解題,考生做起來會更加困難。 90分鐘的測試時間很容易就不夠了。
2022年只有四道題勉強算理解題,就連壓軸題也相當“直白”。
相比之下,2021年杭州卷子有8道理解題,與2016年廣東卷子相同。 比2021年廣東紙少了差不多一半,其實也很正常。
綜上所述,無論是與前七年的中考題相比,還是與2021年杭州中考數學試題相比,今年的廣東中考數學試題對于廣東省的學生來說并不算太難。靈活性方面。 基本上每一道題都是“直接”告訴學生應該用哪些知識點來解決問題。
分析了這一點,可以說,今年廣東中考數學試題確實是近八年來最簡單的,比熱搜的2021年杭州中考試卷還要簡單。 如果把2015年之前的中考題也加上去比較的話,我給大家留一點空間想象一下結論會是什么!
然而,僅僅因為問題簡單,并不意味著你的分數就會高。 因為一般來說,當題目簡單的時候,評分標準就會變得更加嚴格。 但這篇論文這么簡單,估計評分標準會嚴格到標點符號的程度。
無論如何,今年的中考已經結束了。 祝愿所有考生取得好成績,實現高中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