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學是教育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大學。 也是河北省重點支持的國家一流大學建設中的一級大學。
學校始建于1921年,原名天津工商大學。 學校位于天津市馬場路141號。 1933年,因學校規模不足以辦成大學,更名為天津工商專科學校。 1948年,學校規模為3個學院、10個系,更名為金谷大學。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接管金谷大學,將其改制為國立大學。 在天津市政府的領導下,學校迎來了新的歷史時代,建成3個學院、13個系的規模。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對全國高等學校的布局和院系進行調整。 金谷大學工學院、財經學院分別并入天津大學、南開大學。 以師范學院為基礎,在原址上建起天津師范大學,繼續定名為天津師范大學。 河北大學的歷史,短短幾年時間,從6個系發展到9個系。 1958年,天津師范學院擴建為天津師范大學,后被確定為省五所重點大學之一。 1960年,天津師范大學改制為綜合性大學,定名為河北大學。 1970年河北大學新校區地址,河北大學從天津遷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北省保定市。 2000年,河北省技術監督學校①并入河北大學。 2005年,河北工人醫學院②及其附屬醫院③并入河北大學。
學校占地2430畝,擁有五四路校區、七一路校區、裕華路校區等校區,建筑面積133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32億元。 擁有1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0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95個本科專業。 學科專業分布在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2大門類。 是全國學科門類最齊全的大學之一。
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約42000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生、碩士生約6400人,全日制本科生約28000人。 現有教職工3342人,其中專任教師199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55.69%; 擁有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學者、“萬人計劃”、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百名教師”。 現有“萬人計劃”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等國家級杰出人才67人,高層次人才330人。燕趙學者、省級優秀專家等省部級以上人員。
學校辦學實力雄厚,擁有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河北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項目3個、河北省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項目4個、河北省國家重點學科培育項目3個、河北省特色較強學科4個,河北省重點學科1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 擁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基地)和工程實驗室22個。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等省部級重點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中心)17個河北大學新校區地址,河北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4個,省地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部、與央企共建擁有重點實驗室2個; 擁有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特色專業等國家級“質量工程”項目14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等國家級“本科教學工程”項目17個。 省級“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126項。 學校還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中國延安市精神教育基地。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原則,與世界100多所大學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 擁有教育部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河北大學-中央蘭開夏大學媒體與創意學院,在俄羅斯、馬來西亞等國家設有辦事處。 設有漢語教學中心,主辦巴西里約熱內盧天主教大學孔子學院、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澤維爾大學孔子學院、毛里塔尼亞努瓦克肖特大學孔子學院、畢業于馬來西亞彭亨大學,已為90多個國家和地區培養醫生。 擁有碩士、學士及短期留學生3000余人。 是“教育部留學人員培訓研究中心”試點高校、河北省第一所具有接收中國政府獎學金生資格的高校、河北省第一所被國家僑務辦公室選定的高校。國務院。 “華文教育基地”高校。
河北大學建校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歷史。 9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學者為世人所敬仰,留下了后人的足跡,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努力學習、報效國家。 一代代人共同培育了“實事求是”、“博學求實、堅忍不拔”的校訓傳統。 “創新”是學校的精神,并以此作為培養人才、服務社會的理想追求和價值取向。 培養了近40萬名優秀學生,校友遍布世界各地; 創造了一大批原創性、前沿性的科技成果,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今天的河北大學,在河北省委、省政府、教育部、財政部等國家部委的重點建設下,正在日新月異,呈現出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 站在“部省共建”的新平臺上,學校師生按照學校第七屆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的目標,齊心協力,攻堅克難,朝著建設一流大學的目標闊步前進。黨代表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