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性”的實驗中,小明設計的實驗報告(部份)如下,請填寫空格處的內容.
答案:
剖析:在實驗中,須要的器材:玻璃板、刻度尺、兩只完全相同的蠟燭、白紙,實驗目的:探究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和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的關系,探究物、像的大小關系;通過實驗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性;體會并感受哪些是“虛”像.解答:解:(5)用刻度尺來檢測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故答案為:刻度尺;(6)為了易于成像,達到實驗療效,故答案為:垂直;(7)為驗證物像的大小形狀相同,必須將另一只未燃起的蠟燭放玻璃板后邊,故答案為:同樣的未燃起;(8)因平面鏡成實像,所以實際看見的蠟燭是蠟燭的實像,故答案為:似乎被燃起了.
推薦試卷
如右圖1所示是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實驗時,應先向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絲(選填“左”或“右”),使杠桿在位置保持平衡.實驗時還用到了彈簧測力計,如右圖2所示,它的檢測范圍是,最小分度值是.
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圓錐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它們重2N,底面積為0.01m2,容器高0.5m.如今兩個容器中分別放入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平面鏡成像實驗報告,致使兩容器中離頂部0.3m處A、B兩點的浮力都為980Pa,求:
(1)A點離液面的距離hA.
(2)甲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甲.
(3)為使水和酒精對甲、乙兩個容器底浮力相等,小華和小芳設計了不同的方式,如下表所示.
設計的方案
小華
分別在甲、乙兩個容器中放入相同深度的水和酒精.
小芳
分別在甲容器中抽取、乙容器中放入相同深度的水和酒精.
請判定,朋友設計的方式可行平面鏡成像實驗報告,并求出該方式中的深度h.(ρ酒精=0.8×103kg/m3)
在圖(a)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流不變,內阻R1的電阻為20歐.閉合電鍵S,電壓表A1和A2的示數分別為0.3安和0.9安.求:
(1)電源電流U.
(2)此時內阻R1消耗的電功率P1.
(3)現用R3去替換R1,閉合電鍵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某個位置時,電壓表A1和A2的表針都指在如圖(b)所在的位置,求此時滑動變阻器R2連入電路的電阻.
容積為4×10-4米3的物體,當它浸入在水底時,求:該物體所遭到的壓強F浮.
現有質量為2千克,氣溫為10℃的水,加熱后氣溫下降了50℃,求:水吸收的熱量Q吸.[水的比熱容為4.2×103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