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徐前昂】
本月初,英國BBC新聞網新欄目“ICON”欄目推出“20世紀最偉大人物”評選活動。 在14日公布的“科學家”名單中,我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成功進入候選人名單。
《20世紀最偉大的人物》科普文章 圖片來自BBC
她與物理學家瑪麗亞·居里、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 ) 和數學家艾倫·圖靈 ( 艾倫 ) 一起入圍。
本次“20世紀最偉大人物”評選共分科學家在內的7個板塊,共有28名候選人入圍。 值得注意的是,屠呦呦是科學家領域唯一在世候選人20世紀偉大物理學家,也是該領域四名候選人中唯一的亞洲人。
“20世紀最偉大的人” 圖片來自BBC
最終,阿蘭·圖靈獲得了科學家中最多的選票。 目前,只有“藝術家作家篇”尚未投票。
14日,英國廣播公司為四位入圍科學家制作了一段2分鐘的短視頻。
BBC評論道:“屠呦呦是一位中國藥理學家,她給世界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抗瘧藥物。屠呦呦在研究過程中受到古書的啟發。公元400年,東晉王朝開始使用青島艾蒿治療在此基礎上20世紀偉大物理學家,屠呦呦發現并提煉了青蒿素,并自愿親自測試該藥物。如今,屠呦呦的研究成果不容小覷。
BBC在《偶像》欄目個人資料頁上形容屠呦呦“在困難時期依然堅持科學理想”、“砥礪前行不忘回顧過去”、“其成就超越東方,超越東方”。西方”。
《人民日報》曾介紹,20世紀60、70年代,在極其艱苦的科研條件下,屠呦呦團隊與國內其他機構合作,經過艱苦努力,從《急方》等中醫經典文獻中獲得靈感,帶領青蒿素的開創性發現,為瘧疾創造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法。 全球數億人受益于這種“中國神藥”。 目前,以青蒿素為基礎的復方藥物已成為瘧疾的標準治療方法,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青蒿素及相關藥物列入基本藥物目錄。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宣布,將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屠呦呦等兩位科學家。 這是中華醫學界有史以來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成就的最高獎項。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 照片來自《時代》雜志
2017年1月9日,屠呦呦榮獲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8年12月18日英語作文,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鋒稱號,并授予改革先鋒獎章。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當年,英國《衛報》和《獨立報》均援引時任英國衛生大臣亨特的話說,后者敦促英國人像中國人一樣努力工作。 “我們是否想成為像亞洲和美國那樣愿意努力工作并將工作作為成功的核心價值觀的文化?”
1月10日,屠呦呦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指出,“榮譽越多,責任就越大”。 她說,科學必須實事求是。 目前青蒿素的抗瘧功效比較客觀,但青蒿素抗瘧藥的潛在機制還需要繼續研究。 “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span style="display:none">MGj物理好資源網(原物理ok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