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與教學方法研究 8 2018年11月04·229·信息技術引入初中物理課堂入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 徐小森 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峽山街道四聯學校 廣東汕頭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教育模式和育人理念發生改變,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助力教育事業的穩步發展。其中,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融合是大勢所趨,可以引導教師運用IT技術、互聯網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實效,滿足個性化的教與學需求,提升教師教育水平。本文對信息技術引入初中物理課堂入門教學的策略進行研究,旨在為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提供依據。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 初中物理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624(2018)04-0229-01 1 信息技術引入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的價值 1)豐富物理知識的表達方式。初中物理知識比較抽象,學生在抽象思維、計算、建模、實驗等方面的能力參差不齊,不能有效地參與物理教學實踐活動,師生攜手共創高效物理課堂教育的愿景已經成為泡沫。為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入信息技術,利用圖片、視頻、音頻等豐富多樣的形式展示物理知識,講解物理知識的教育背景,利用信息技術在物理知識和學生之間搭建橋梁,讓學生自覺走進物理知識世界,為他們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奠定基礎。
2)提高教師育人能力。在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教師習慣采用“理論+實驗”的模式實施教學目標,為了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會從主觀角度出發,向學生群體灌輸物理知識,從大多數學生的教育訴求出發,進行普及性教育,未能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降低了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利用信息技術引入課堂內容,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使學生從課堂教學開始就掌握教育的主動權,從自己的角度看待物理問題和相關知識,積極參與物理教學實踐過程英語作文,凸顯自身的教育主體地位。通過觀察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充分掌握學生物理學習的實際情況,并以此為由,探究物理教學的重點、難點、關鍵點和盲區,使物理教學體系更加健全,進而達到提高教師育人能力的目的。 2 信息技術引入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關鍵點研究。通過對信息技術引入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價值分析可以看出,在新課改背景下,刻板的教育模式和不能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方式終將被淘汰。因此,教師需要立足新課改,在總結教育經驗的同時,把握信息技術引入的關鍵點,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引入的有效性,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引入的價值。1)學生性。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物理課堂引入教學內容要與學生的個性、喜好、物理學習能力等客觀因素相一致,讓學生主動開展自主的學習活動。 因此,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時,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學生喜歡的形式設計導入內容,這樣才能為物理教學鋪平道路,為師生共同打造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2)科學性。信息技術雖然具有豐富物理知識表達、使物理知識變得有趣的功能,但是一旦脫離了課程、脫離了學生群體、脫離了新課標,在華麗的課堂教學導入方式中,它只不過是空中樓閣,無法發揮其教學指導作用。因此初中物理 功導入,教師需要在深入分析新課標的基礎上,明確新時代初中物理教育的發展方向,站在教學實踐的“上風口”,從培養學生核心物理素養的角度,合理運用信息技術、互聯網資源,確保物理課堂教學導入科學合理,進而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3)創新性。創新是推動教育穩步發展的內在力量,因此,教師需要秉持創新實踐的理念,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總結課堂導入教學經驗,合理整合信息技術,賦予課堂導入教學新的表達形式,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訴求,使物理教學體系更加完善。 3 信息技術引入初中物理課堂導入教學成效的阻力及對策研究1)學校方面。部分初中學校尚未認識到信息技術對推動教育發展的重要性。互聯網體系滯后,IT技術不能有效應用初中物理 功導入,教師缺乏靈活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阻礙了信息技術的健康引入。基于此,學校需要加大電子交互白板、液晶電視、高配置電腦等先進教育設備的購置力度,不斷優化互聯網體系,圍繞引入物理課堂教學建立“資源池”,集中信息化教育資源,為教師有效整合教育資源、開展課堂導學奠定基礎。
2)教師。教師信息化素養低、教學方式落后成為影響物理課堂導論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師需要積極學習信息化技術,總結信息化導論經驗,做好物理教學設計。例如,在講授《家庭電路》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開始前,利用信息化技術播放一套家庭電路布局圖。在學生掌握抽象表示電路圖的方法的基礎上,教師可以以家庭電路布局圖為教學依據,給學生5分鐘時間畫出電路圖,引導學生討論“如何布設電路才能達到省電、安全的目的?”,構建和諧、民主的教育氛圍,并通過課堂導論教學,凸顯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激活學生的物理思維,同時生活化的話題更符合學生的思想認知水平,為更好地進行物理知識的導論奠定基礎。 為了使物理課堂導論教學方法更加有效,教師需要積極學習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進而有效提高物理教學質量。4 結語綜上所述,若要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在新課程改革指導下,明確信息技術教學的實用價值,將其引入物理課堂導論教學環節,圍繞以學生為中心,科學創新教育的重點,合理應用學校現有的教育資源,結合教學實際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提高物理課堂導論教學質量,進而助力物理教育的穩步發展。參考文獻[1]姜華.論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整合[J].中學生數理??化綜合教材(研究版)。2013,(10)[2]王冬蘭.教育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整合[J].考試周刊。 2012,(89)本文為汕頭市教育科學規劃項目的成果論文,項目名稱為“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項目編號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