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陽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路易斯·沃爾特·阿爾瓦雷斯(Luis ,1911年6月13日—1988年9月1日)是著名的實驗高能物理學家,196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對基本粒子物理學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物理學家 翻譯,特別是發展了氫氣泡室的數據分析技術,使得發現大量共振粒子成為可能?!?007年《美國物理學雜志》的一篇文章認為他是“20世紀最有才華和創造力的實驗物理學家之一”。這并不夸張,因為就連費曼也認為他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是自己的榜樣。費曼在調查挑戰者號航天飛機事故時,為了更好地向公眾解釋低溫導致密封失效,想到了他:“如果阿爾瓦雷斯在這里物理學家 翻譯,他一定會做同樣的事情。既然如此,我又何必猶豫呢?”(圖1)
圖1 費曼眼中的阿爾瓦雷斯
阿爾瓦雷斯1911年6月13日出生于美國加州舊金山。他先在芝加哥大學學習化學,后來轉學物理,師從康普頓(康普頓效應的發現者,192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1936年獲得博士學位。二戰期間,他參與了雷達和原子彈的研制,還作為科學觀察員飛赴日本廣島觀察原子彈爆炸的影響。20世紀50年代,他改進了格拉澤(196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發明的氣泡室,建造了越來越大的氫氣泡室,設計和制作了用計算機分析處理數據的測量儀器,可以觀察壽命極短的粒子(他們稱之為“共振態”)。1968年,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阿爾瓦雷斯在國內知名度不高,主要在專業圈內,只有幾篇文章介紹他的生平事跡。他成名的原因,是個謎,沒有人知道。比如費曼,是理論物理學家,他做的事情,常人是無法理解的。人們認識他,主要是因為他獲得諾貝爾獎,參與航天飛機事故調查,還有他的自傳《別傻了,費曼先生》。但阿爾瓦雷斯也獲得過諾貝爾獎,也親眼目睹過原子彈的威力,調查過金字塔的內部結構,還寫了一本很有意思的自傳《一個物理學家的冒險記》(圖2)。也許這就是緣分吧。
圖 2 Luis 和他的自傳《物理學家的冒險》(:)
當然你也可以說,沒人把他的自傳譯成中文是他的運氣不好。這本書其實很有意思,從他在廣島事件中的經歷講起(他當時并不在投下原子彈的那架飛機上,而是在另一架陪同飛機上,這架飛機是專門用來觀察原子彈破壞效果的),然后講到他的成長經歷,如何成為一名物理學家,如何開始他的研究生涯,如何在二戰期間參與雷達和原子彈的研究,以及二戰結束后如何恢復科學研究。他講到他在一次會議上如何遇到格拉澤,如何在幾分鐘內意識到氣泡室的優點,以及如何進一步完善它(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他談到自己如何帶領團隊建造出越來越大的氫氣泡室,如何用計算機分析粒子的運動軌跡,如何發現越來越多的共振態,以及他在1960年(格拉瑟獲獎)和1968年(他自己獲獎)的感受。
他的經歷遠不止這些,精彩的事情(我們普通人能理解的)還在后面:他提出用宇宙射線探測埃及金字塔內部結構(利用μ介子斷層掃描技術發現金字塔內的暗室),最后發現卡夫拉金字塔完全是實心的——根本沒有密室。在這個過程中,他展現了科學家作為“偵探”的嚴肅精神:最初的數據分析似乎表明金字塔內應該有一個很大的空洞,“大到足以導致金字塔倒塌”。經過不斷的追問,他和團隊終于發現了分析中的錯誤。后來,作為科學家偵探,他還排除了一項重大科學發現(磁單極子),粉碎了肯尼迪謀殺案的一個陰謀論:有傳言說,美國總統因為向后摔倒,然后向前沖,兩顆子彈擊中了他的頭部。阿爾瓦雷斯通過物理分析和實驗論證(用西瓜代替人的頭),表明這只是物理學中“動量守恒定律”的結果。 更令人驚奇的是,他還發現了恐龍滅絕的奧秘。
很遺憾,我們無法讀到這些有趣的故事,因為阿爾瓦雷斯的自傳《一個物理學家的冒險記》并沒有中譯本。不過還好,有一本書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他,那就是《霸王龍與隕石坑:天體撞擊如何導致物種滅絕》(圖3)。這本書的作者沃爾特·阿爾瓦雷斯是美國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地質學與地球物理學教授,也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阿爾瓦雷斯的兒子(別問為什么他的名字和他爸爸那么相似,別問,答案是文化傳統;他的爺爺也是這個名字,也就是說,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阿爾瓦雷斯父子都叫沃爾特·阿爾瓦雷斯——外國人的取名就是這么傳統)。
圖3 阿爾瓦雷斯父子密切合作,尋找天體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證據
地球上發生過多次大規模的滅絕事件,其中最著名的可能就是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事件。這次滅絕事件是由于彗星或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環境突變,最終導致大量生物徹底失去生存條件——其中最著名的倒霉蛋就是恐龍?!栋酝觚埮c隕石坑》這本書很?。ㄖ挥幸话夙撟笥遥?,但很有意思,詳細記錄了阿爾瓦雷斯父子如何緊密合作(當然還有許多其他合作者)發現天體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證據。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揭示了整個發現過程的科學思想和方法,讀者可以了解到科學家思考問題、設計解決方案、發現線索并最終揭示真相的整個過程。
《霸王龍與隕石坑》一書中的“一窺豹全貌”不僅告訴我們恐龍滅絕的原因,還展示了偉大的物理學家阿爾瓦雷斯如何分析問題、制造儀器、設計實驗并找到證據。“從爪子來看,這是一只獅子”,數學家伯努利對牛頓的贊美之詞,讀者一定可以把它用在阿爾瓦雷斯身上。我們希望有一天,《物理學家歷險記》能被翻譯成中文,讓更多的人領略這位偉大物理學家的迷人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