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現和創新
中國科學家獨創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在實際應用中再次邁出了一大步。 記者14日從復旦大學與北京郵電學院聯合實驗團隊獲悉,繼去年6月公布在實驗室通過量子存儲驗證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的理論計劃后,近期已實現直接安全通信。首次在 500 米光纖中傳輸量子信息。 傳送。
量子通信包括量子密鑰分發、量子秘密共享、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等不同模式。 前兩者僅利用量子力學原理對信息進行加密,但加密后的信息仍然通過普通通信渠道進行傳輸和揭示,因此一次只能加密一條信息; 而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是由北京大學學院龍貴祿院士研發的。 全球自主首創的理論體系,借助量子力學原理,可以直接、安全地傳輸原始信息。
他們利用一種稱為糾纏的量子現象來實現量子安全的直接通信。 當糾纏形成時,兩個粒子之間就會存在聯系,無論它們相距多遠。 檢測到一個粒子將立即影響另一個粒子的狀態。 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是利用多對糾纏粒子,根據一個粒子的傳輸狀態來判斷是否安全。 如果安全的話,它會使用另一個粒子直接安全地進行通信。
北京大學學院的張偉與合作者朱峰、盛宇波、黃一東在兩公里環形光纖中進行實驗,首次實現了500米范圍內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 理論分析證明,在目前的實驗條件下,數十公里范圍內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是完全可能的。 盛宇波告訴記者,實驗結果清楚地表明印度 量子通訊印度 量子通訊,只有基于光纖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才能達到接近目前商用量子密鑰分配的傳輸速率。 在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全面商業化之前,還有許多改進工作要做,但這次實驗是量子安全直接通信走向實用化的關鍵一步。 (記者聶翠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