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選修課3-1歐姆定律知識點匯總
歐姆定律是電學的基本定律和核心內容,是高中物理選修課3-1的重要知識點歐姆定律適用范圍,下面就是學嘻啦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高中物理選修課3-1歐姆定律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物理選修3-1 歐姆定律的知識點
(1)定義:導體兩端的電壓與流過該導體的電流之比稱為該導體的電阻。
(2)公式:R=U/I(定義)
闡明:
A.對于給定的導體,R是常數。不存在R與U成正比,與I成反比的關系。R只與導體本身的性質有關。
B.這個公式(定義)給出了一種測量電阻的方法——伏安法。
C.電阻反映的是導體對電流的阻力
2.歐姆定律
(1)定律內容:導體中的電流強度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公式:I=U/R
(3)適用范圍:一是部分電路,二是金屬導體、電解質溶液。
3.導體的伏安特性曲線
(1)伏安特性曲線:縱坐標表示電流I,橫坐標表示電壓U,這樣繪制的IU圖形稱為導體的伏安特性曲線。
(2)線性元件和非線性元件
線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線為過原點的直線的電氣元件。
非線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線是一條曲線,即電流與電壓不成比例的電氣元件。
4. 導體中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的關系
(1)對于同一根導體,導體中的電流與其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2)在同樣的電壓下歐姆定律適用范圍,U/I大的導體中通過的電流小,U/I小的導體中通過的電流大。因此,U/I反映了導體阻礙電流的性質,稱為電阻(R)。
(3)在相同電壓下,對于不同電阻的導體,導體中的電流與其電阻成反比。
高中物理選修3-1知識點
(一)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1、電荷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力。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兩個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2、庫侖定律:真空中兩個點電荷之間作用力的大小為F=kQ1Q2/r2,靜電力常數k=9.0×109N·m2/C2。
(二)電場強度
1、定義:E=F/q。此公式適用于任意電場。E與F、q無關,只取決于電場本身。E的方向定義為正點電荷受電場力作用的方向。
(1)電場強度ε與電場線的關系:電場線越密??,場強越大。電場線上各點切線的方向代表該點場強的方向。電場線的方向與電場強度ε的大小沒有直接的關系。
(2)場強合成:場強ε是一個矢量,計算合成場強時,應遵循矢量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律。
(3)電場力:F=qE,F與q和E均有關。
2. 確定性
(1)E=kQ/r2,只適用于真空中點電荷Q形成的電場,E的大小與Q成正比,與r2成反比。
(2)E=U/d,只適用于均勻電場。
(三)電勢能
1、電場力所作功的特點:電場力對運動電荷所作的功與路徑無關,只與初、終位置間的電位差有關,Wab=qUab
2. 測定電勢能變化的方法
(1)根據電力所作功的符號來判斷。不管電荷是正電荷還是負電荷,如果電力對電荷做正功,電荷的勢能就會減少;如果電力對電荷做負功,電荷的勢能就會增加。
(2)根據電勢定義U=ε/q確定。
(3)利用W=q(Ua-Ub)確定勢。
高中物理學習方法
重視實驗,勤于實驗
電學實驗是高中物理的難點,高考經常考,所以一定要學好這部分。做實驗前一定要了解實驗的原理和步驟,注意觀察,做好每一個實驗。有能力的同學可以自己設計一些實驗,在實驗室里驗證,這對提高實驗能力很有幫助。
授課與自學相結合
高二相比于高一,教學內容更多,課堂容量更大,學生必須專心聽老師講解,跟上老師的思路。上課認真聽講是學生學習方法、提高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上課時積極思考,不斷向自己提出問題,然后通過聽講得到答案。要想達到上課的高效率,課前一定要預習。預習時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把新學到的物理概念、物理規律融入到原有認知結構的模型中,快速掌握新知識,順利實現知識遷移。預習不僅增加了對相關內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和答疑能力。久而久之,學生的自學能力也會有很大的提高。
定期回顧總結
在學習過程中,要養成定期復習、總結的好習慣。復習不是知識的簡單重復,而是一個升華、提高的過程。一是當天復習,這是高效、省時的學習方法之一。二是在每章末復習,理清每章知識主線,掌握其知識結構,系統化知識,找到章節之間的聯系,建立新的認知結構和知識體系。既鞏固、深化了所學的知識,又學習了方法,提高了能力。物理需要死記硬背的內容并不多,大部分內容都是需要理解的。通過系統有效的復習,你會發現厚厚的物理課本其實“很薄”。盡量將做過的習題分類,找到相應的解答方法,盡快改變不良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心理。
瀏覽此內容的人還瀏覽了:
1.高中物理選修課3-1歐姆定律的知識點
2.高中物理選修課3-1歐姆定律知識點
3.高中物理歐姆定律知識點總結
4. 高二物理選修課3-1 電阻知識點
5. 12年級物理選修課3-1“歐姆定律”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