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成教育資源網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匯總-八年級上學期物理重點筆記
一、物理狀態變化 1、溫度調節: 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度,沸水的溫度為100度,把它們分成100等份,每一份稱為1攝氏度。 某地溫度-3℃讀作:零下3攝氏度或零下3攝氏度 ①溫度計結構: 底部有一個玻璃球,里面盛著水銀、煤油、酒精等液體;內有一根厚度均勻的細玻璃管,外層玻璃管上均勻刻有刻度。 ②溫度計原理: 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來工作的。 ③分類與比較: 分類 實驗溫度計 冷熱計 溫度計 用途 測量物體的溫度 測量室溫 測量體溫 ④常見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觀察它的范圍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判斷是否適合被測物體的溫度; 并認識溫度計的分度值,以便準確讀數。使用時:將溫度計玻璃球完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應接觸容器底部或壁;將溫度計玻璃球浸入被測液體中并等待一會兒,待溫度計讀數穩定后再讀值;讀數時,玻璃球應繼續停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應與溫度計中液柱上表面平齊。 2.狀態變化 填寫狀態變化的名稱和吸熱、放熱的情況: 1.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變化叫汽化。 ②液化:物質由氣態變成液體的變化叫液化。 方法: (1)降低溫度; (2)壓縮體積。 好處:減小體積,便于運輸。 作用:液化、放熱 2.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物體由固態變成液態的變化叫熔化。 凝固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同一種物質的熔點與凝固點相同。
凝固條件: (1)達到凝固點。 (2)繼續放出熱量。 三、升華與凝固: ①升華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吸收熱量 ②凝固: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放出熱量 二、物質知識點 1、質量(m) (1)物理學中,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該物體的質量。 (2)單位: 基本單位:千克(kg) 常用單位:噸(t)克(g)毫克(mg) (3)質量是物體的基本屬性,與物體的狀態、形狀、空間位置無關。 2、天平 (1)天平是測量物體質量的基本工具 (2)盤式天平的正確使用方法 A 平衡前,將天平放在水平試驗臺上,將游標移到橫梁秤盤左端的“0”標記處 B 平衡時,按指針偏差的反方向調節平衡螺母,直到指針與秤盤中央的紅色標記對齊 C 稱量前,先估算被測物體的質量,避免測量超量程 D 稱量時,將物體放在天平左盤,重物放在右盤。增減重物,移動滑動重物,使天平平衡。天平平衡后,重物的總質量加上滑動重物的讀數即為被測物體的質量。 注意:天平平衡后,不能移動或更換托盤,否則要重新調整天平。重物要用鑷子拿起,不能用手拿。稱量后,放入盒內。 測定過程中,不能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3、量筒:用來測量液體體積的工具。使用量筒時,無論液面是凹的還是凸的,讀數時視線都應與凹面底面或凸面頂面在同一水平線上。 4、密度 (1)物理學中,把單位體積物質的質量叫該物質的密度 (2)計算公式ρ=m/v (3)密度的單位: 基本單位:千克/米3,讀作千克每立方米,符號kg/m3 常用單位:克/厘米3(g/cm3) 換算關系:1g/cm3=1kg/m3 (4)每一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密度是物體的性質之一,ρ=m/v只是一個計算公式,密度并不隨質量或體積的變化而變化。 (5)密度測定:(特殊方法:沉降法、累積法、壓痕法) A 固體 B 液體 (6)密度公式的應用 A 計算物體的密度ρ=m/v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與密度表對照,可識別物質 B 計算物體的體積v=m/ρC 計算物體的質量m=ρv 5.物質的物理性質:磁性、電導率、熱導率、硬度 6.新材料:(1)納米材料 (2)超導材料 (3)形狀記憶合金 (4)隱形材料
益成教育資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