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是ALICE
一直有同學問教材選擇的問題。剛開始學習一個新領域的時候,一本好的入門教材很有幫助,如果有好的切入點,學習理解過程會更快,也不容易產(chǎn)生誤解。相反,一本含糊不清、令人費解的教材,不僅會讓人產(chǎn)生困惑,還可能植入偏頗的物理概念,阻礙進一步的學習。學長曾經(jīng)鼓勵我說,如果我覺得學不到東西,一定是教材講得不清楚。如果覺得看不懂教材,那就改,直到覺得能適應為止。畢竟時間成本是最寶貴的。
所以今天就把我這幾年收集和閱讀過的課程資料分享給大家,或許對物理專業(yè)的學生或者對物理感興趣想通過閱讀自學的同學會有幫助。(國外教材我參考的是原版網(wǎng)校頭條,翻譯版質量沒法保證。)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市面上浩如煙海的教材我也沒有看過,只是說說自己了解的,希望大家可以友好討論。
大學物理部分:
的 可能是最知名的大學物理教材之一了。這本書的難度對于普通物理來說應該綽綽有余,但有時有些方面不夠深入(畢竟他并沒有打算寫得很深233)。這本書在描述物理圖景方面做得不錯。我覺得即使有其他教材,這本書也可以作為業(yè)余時間瀏覽和欣賞的作品(當然,如果你覺得太難,可以用電子書)。
的 Notes 在描述物理形象方面也做的不錯Peskin物理學家,但是對于國內的大學物理課程來說有些簡單了,看得出來編者花了很大力氣給大家一個清晰直觀的物理形象。
我有一套伯克利的物理教材,也是我推薦的大學物理教材之一,對物理形象、深度、廣度、練習題的把握都很好。有意思的是,國內所謂的五小力學,一般是指力學、電磁學、熱力學、光學、原子物理,但伯克利教材的分類是力學、電磁學、波力學、量子力學、統(tǒng)計物理。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不同流派的側重點不同。特別要提一下《波力學》這本書,光學是這本書的一部分,這本書里也有一些關于信號處理的內容。可以說Peskin物理學家,目前國內的教材對波的描述還不夠,《波力學》這本書是五本教材中最厚的一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因為各種機緣巧合,我得到了一套 Finn 編寫的教材。粗略瀏覽后發(fā)現(xiàn),這其實是一套不遜色于伯克利課程的教材。它分為三冊:、、和,實物圖詳盡,推導清晰,練習及時。有興趣的同學不妨將其作為教材,可能更適合自己。
專業(yè)學習部分:
這是非常有爭議的部分,請大家仔細閱讀,如果有任何建議,請與我討論。
說到物理課程,首先不得不提所謂的四大力學:經(jīng)典力學、熱力學與統(tǒng)計物理、量子力學和電動力學。其中電動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部分內容也被統(tǒng)稱為經(jīng)典場論(沒錯,我說的就是朗道),以和量子場論形成對比。其實物理課程應該會涉及到不少數(shù)學課程,比如高等數(shù)學和線性代數(shù)是大家都要學的,還有一般的統(tǒng)計學和數(shù)學方法。如果想進一步學習理論知識,還需要群論、微分幾何等知識。
經(jīng)典力學中最著名的幾本書就是朗道的《力學》。當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也可以算作經(jīng)典力學的著作,但是相信我,你不會去讀它。朗道的書很薄,而且是按照最小作用量原理講的,和目前國內大多數(shù)教材從矢量力學推導出達朗貝爾原理再推導出拉格朗日方程再推導出最小作用量原理的思路完全不一樣。可以作為學習經(jīng)典力學的一本得心應手的書,不斷給自己帶來新的感悟。練習冊里強烈推薦的經(jīng)典力學數(shù)學問題難度極大,但是讀起來非常有趣!
我們學校用的是北大林宗翰老師的《熱力學與統(tǒng)計物理》。這是我很喜歡的一本國產(chǎn)教材。難度夠大,概念夠清晰。可以推薦V.的《熱力學與統(tǒng)計物理》作為學習熱力學的參考。當然我們學校也有熱系統(tǒng)教材,分別是和。書的內容很清晰,可以繼續(xù)作為熱系統(tǒng)II的教材,是一本不錯的作品。教材和也不錯,不過還是強烈推薦。
至于入門教材,大家經(jīng)常會選擇,我們學校也不例外。好的教材的理由就不用多說了,選擇作為入門教材沒有錯。但是可能有些細節(jié)不夠,而更深層次的量子力學又該如何學習呢?一般來說,還是選擇JJ吧。不過學長強烈建議我從頭學的,我也在考慮這個。最后兩章講的是相對論量子力學的內容,這也跟我這學期上課學的一本至少在國內并不出名的書有關:Tommy's: An to Field。作者T.是KTH的教授,所以難怪我們不熟悉這本書。不過,看完學習之后,我覺得這還是一本容易接受的書。課程同時推薦的書是Mandl Shaw的An to Field和Field。 據(jù)說量子場論的三卷本并不適合初學者閱讀,我自己也沒有證實過這一點。這么重要的領域他不會缺席的。他的書叫《場論》。據(jù)說 A. Zee 的《場論》很好,我也認為 A. Zee 的《群論》也很好。
電音界有三個老牌子:to,the和Lang Dojo。有時候我在想電音真的那么難學嗎?emmm
四大力學好像已經(jīng)結束了┑( ̄Д  ̄)┍我還沒有開始看普通物理的相關資料,上面的普通物理介紹很不錯,我也在跟著俄羅斯老師的課程學習,我的導師說她是因為看了狄拉克的量子力學原理,覺得物理好奇妙才決定學理論物理的,不過我也沒抽時間去讀狄拉克的巨作,所以我到底適不適合學理論物理還是個未知數(shù)╮(╯▽╰)╭其實我今天寫這么一篇文章,并不是為了讓大家覺得要買的書好多好多,大部分都可以當電子書當參考,我的本意是想讓大家知道教材什么都有,大家可以自己選擇,找到適合自己的教材。 當然,學習的時候還是要抓一本書的,其他的都是這本書不太清楚時的補充材料。至于各種數(shù)學書和弦理論、CFT、量子信息等等,有些我就算聽說過,但畢竟沒看過,不好給大家推薦書,就先放一邊吧。就幾句《線性代數(shù)就應該這樣學》就很好了。學量子物理要有很好的線性代數(shù)基礎,學普通物理要有一定微分幾何基礎。從我個人經(jīng)驗來看,物理系安排的線性代數(shù)課是不夠的,工科教材我什么都不懂,也在擔心什么時候開始學編程,這些東西就別問我了。囧rz
最后,一個重點:學好英語。
謝謝閱讀! 送花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