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方法不僅是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也是學生學習物理時常用的方法,新課程標準也要求學生掌握一些探究問題的物理方法。
模型法就是用簡單易懂的具體模型來表示抽象的物理現象,例如用太陽系模型來表示原子結構,用簡單的線條來表示杠桿。
控制變量法自然界中發生的各種現象往往錯綜復雜,決定某種現象發生和變化的因素往往有很多。為了找出事物變化的原因和規律,就必須設法用人為的方法控制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因素,使它們保持不變,然后再比較研究另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這種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就是“控制變量法”。初中物理實驗大多采用這種方法。例如,通過導體的電流I,受導體的電阻R和其兩端電壓U的影響。研究電流I與電阻R的關系時,需要保持電壓U不變;研究電流I與電壓U的關系時初中物理等效替代,需要保持電阻R不變。
換算方法:有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物理現象很難直接認識網校頭條,所以我們常常根據它們表現出來的看得見、摸得著的現象來間接地認識它們,例如根據電流的熱效應來認識電流的大小,根據磁場對磁鐵的強作用來認識磁場等。
在研究物理問題時,有時為了簡化問題,常常用一個物理量代替其它所有物理量,但其物理效果不會改變。例如用合力代替各分力,用總阻力代替各分阻力,用浮力代替液體對物體的各壓力等。
我們在理解一些物理概念的時候,常常會把它和生活中熟悉的具有共同特征的現象進行對比,以幫助我們理解。比如,我們理解電流的大小時初中物理等效替代,會用水流來類比。我們理解電壓時,會用水壓來類比。